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城市规划设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上海郊县乡村更新模式探究周祥,刘勇摘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统筹协调一体发展。乡村发展急需转型,作为城镇化较为成熟的上海,其郊县乡村这一需求尤为明显。乡村如何通过转型更新来保持乡村活力,逐步实现新型城镇化成为主要命题。通过实地调研上海八个郊县四十多个乡村,以土地、行政管理和乡村特色为更新主体,归纳出上海郊县更新的主要模式。由于这些更新模式的片面性,议引入“有机更新”作为乡村更新的方式。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的“有机更新”会给乡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构成。关键健词:上海,郊县乡村,乡村更新,有机更新1.引言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出台,城镇化进程将更有序、健康的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以采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单卓然等,2013)。在过去的传统城镇化高速进程中,城市空间无序扩张,经济粗放增长,让乡村面临了巨大困境。乡村人大规模转移,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缺失,乡村土地流失,乡村特色逐步消失,乡村衰落趋势明显。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推动,城乡区域协调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将成为新常态,乡村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上海城镇化率较高,郊县乡村目前处于转型更新以应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逐渐形成了多种乡村更新模式。2.城市更新和乡村更新城市更新可定义为通过维护、休整、拆除等方式使城市土地的价值恢复,城市土地得以再利用,城市关系得以修复,城市功能强化,城市品质提升。城市更新不仅包括土地空间的更新,同时兼有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更新。西方城市更新历经推倒重、邻里修复、经济复原与公私合伙制、多方伙伴关系(经济、社会、环境等系统的同时更新)興尚理筑素前网Z.ZC
四个阶段。中国城市更新经历围绕工业设探索城市物质环境的规划与设、伴随政治斗争的曲折城市发展、恢复城市规划与进行城市改造体制改革、地产开发与经营主导的城市改造、快速城市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城市设与更新时期五个重要的阶段(翟斌庆等,2009)。当前,多数乡村更新,也被认为是对乡村土地的重新开发利用,利用方式与城市略有区别。乡村土地整理开发后主要用于工业、居住、大型公共设施设以及农业复耕等。土地更新是乡村更新的一部分,乡村更新同时涉及乡村行政管理、乡村特色、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乡村经济产业更新等多个方面。上海郊县乡村更新模式多以土地、行政管理和乡村特色为主体。3.上海郊县乡村更新模式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的五个月时间里,通过随机抽样,笔者先后走访调研了上海八个区县的四十多个乡村村委会。根据这一期间调研的成果,探讨归纳目前上海郊县乡村更新的多种模式。3.1土地更新土地更新作为生要的乡村更新方式,在海郊县乡村中较为常见。近郊区土地更新主要共主此子个内.UO.N1目的是土地的整理再出让,服务于城市设,诸如大型城市设施的选址设。土地更新通常带来乡村的大规模拆迁,新型乡村社区的新,村委会职能的转变,传统乡村的直接消亡。远郊区土地更新则是耕地的整理出租,是乡村农业产业的更新转型,提高乡村耕地的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原有肌理。3.1.1依附新城市设施的土地更新模式随着地铁七号线的设和美兰湖高尔夫俱乐部的选址落,宝山区罗店镇繁荣村的土地价值大幅提升。低密度的乡村和低效率的耕地不能与提升的地价相匹配,乡村土地通过动拆迁整理后,由政府征用,并交由地产开发公司管理,成各种高档居住小区。各小区自设居委会,不受村委会管理。村委会仅管理部分保留耕地的村民,他们通过租用自己的耕地给高尔夫俱乐部,获得相应的租金。这一模式带来的是乡村土地的彻底更新,通过大拆大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赵行村由于迪士尼的新亦是相同的更新模式。村委会管辖范围缩小,城市居委会增加,村民耕地被征用,并开始向居民身份转变。为配套新城市设施,村民能够享受的服务设施也逐渐被完善。但传统乡村的肌理,空间特征,也随着城市的设消逝。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图1:紧荣村美兰湖高尔夫球场图2:赵行村设中的迪斯尼3.1.2依附农业转型的土地更新模式金山区金山卫镇八字村多耕地,乡村空间带状分布,城镇化率相对较缓,农业种植业依旧是乡村的主导产业。乡村传统耕种方式的效率、机械化普及率较较低,乡村土地利用率不高。八字村在农业发展上探寻除一种产业转型更新模式。村委会将300余亩集体耕地租用给强丰生态农庄。农庄远离城市,环境优美自然,集餐饮、娱乐、休闲,会务于一体,是多功能的大型生态旅游农庄。周边城区的大量游客,选择生态农庄作为短期旅游休闲的目的地。生态农庄不仅为八字村提供了土地租金收入和旅游财政收入,同时服务型的农庄给八字村当地的村民创造了大量的赋业机会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也得以完普。生态农庄作为十种新型农业合作模式,使八字村农业转型,乡村更新,农庄与乡村互生共赢。郊县乡村生态园慢慢开始成为农业转型模式更新的主要选择。图3:八字村强丰生态庄园图4:八字村耕地3.2行政管理更新行政组织更新也是上海郊县多见的乡村更新方式之一。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居委会代替村委会的“村改居”模式、居委会和村委会同村的“村居共设”模式、“村委会撤销”模式。3.2.1“村改居”更新模式“村改居”模式,是乡村行政管理组织的更新,乡村从原有的村民委员直接改为居民委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员会。村民属性转变为居民属性,村民直接城镇化,乡村直接城市化。松江区九亭镇、新桥镇等镇区下辖乡村从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村改居”计划,直至2008年全面完成村委会向居委会的改制。松江区九亭镇小寅村辖区范围内大部分用地被征用作为松江高科技园区,部分村民因科技园区设动拆迁,小寅村通过宅基地置换,将他们集中安置在茵芳小区,小区内市政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照明、消防、安全、供电、供水等),商业服务业完善。部分未拆迁村民散居在科技园区各处,居住环境较差、居住质量不高。小寅村“村改居”更新模式,快速地完成了村民的城镇化转换,但是这种模式带来的仅仅是村民身份的改变,在失去了耕地的同时,他们并没有享受到城镇化给他们带来的种种社会保障福利。典前小资居素湿7日图6。小寅村安置小这内景3.2.2“村居共设”更新模式“村居共设”模式,是由同一套领导班子管理村委会和居委会,近似“村改居”模式的中间形态。由于耕地的大量剩余、少数村民的城镇化,乡村在管理上依然需要村委会和居委会同时存在。因此出现同一个辖区,在行政组织属性上分属两种不同的形态。奉贤区青村镇北唐村,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集中新城市社区,并成立了北唐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除去城市社区,还有大量的耕地和部分村民需要北唐村村委会管理。“村居共设”更新模式削减了行政组织结构,由一套班子共同管理,但对于辖区内住民来说,这是一种非公平模式。村委会管辖范围内的住户仍然是村民,居住环境质量比较糟糕,安全、卫生等条件比较差。居委会社区的居住质量较高,居住环境优美。虽然辖区范围内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是村委会和居委会共享,如学校、医院、活动中心等,但是村民社会保障福利比起居民还有较大差距。“村居共设”更新模式是一种暂时的状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进行,“村居共设”会逐渐向单一行政管理性质发展。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图7:北唐居民委员会社区图8:北唐村村民委员会耕地3.2.3村委会撤销模式乡村的完全城镇化,村庄被拆除,土地被全部征用作为城市设,村委会职能消失,村委会撤销。随着金桥工业区的成,浦东新区金桥镇金巷村村委会于2014年年底整体撒销。这种模式带来的是城镇的无限扩张,乡村的消亡。3.3乡村特色更新远离城镇成区的乡村,发展机遇较少,乡村长期处于一种缓慢的自然更新状态。这种更新是乡村的自我更新,最大程度的保存了乡村原真的风貌特色。33.1然更新狭筑崇明县新河镇群英村,村庄布局形式保留了传统的沿路带状,乡村风貌特色明显。村内照明、医疗、环卫、市政等基础设施完善,活动、健身、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更新的过程中得以补充。由于乡村自身发展优势不足,乡村自然更新仅能保持乡村风貌,其没有足够的对外来人的吸引力,住民多是本地人,而较远的地理区位,也使年轻人不愿意居住在此,乡村空心化、乡村老龄化的趋势尤为明显,乡村衰退也是必然的趋势。3.3.2特色强化更新模式青浦区金泽镇双祥村,村庄布局以沿河带状分布为主,部分区域片状分布。双祥村的自然更新,包括公共设施配备、河道治理、立面改造、环境治理等诸多措施,这些措施使村庄整体的水乡风貌特色尤为凸显。这种更新模式多数是由政府推动,依赖于政府政策,仅能保持乡村风貌,并不能带来良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措施。理筑素前阀Z.ZC.ET
图9:双祥村村貌图10:群英村村貌3.4更新模式比较由于乡村的发展阶段、发展类型、发展潜力、发展机遇各有不同,这些更新乡村更新模式也各有利弊。表1:乡村更新模式的比较乡村更新模式更新内容优势问题依附新城市土地土地征用,土地价值大幅提升:服城市侵蚀乡村:耕地被大量侵占:仅是土地设施的土地更务设施改善:乡村良好发展机遇的城镇化新模式依附农业转型耕地租用,有机整合:乡村风貌肌“城乡二元”现象明显:管理矛盾增加:社的士土地更新模理特色保:乡村产业效率提高:会安度降纸C.NE就业机会增加:配套设施完善“村改居”更行政管理快速直接的城镇化:乡村土地价值人不能完全地城镇化:乡村配套设施不能满新模式提升:乡村产业结构改善:村民生足更新需求:会带来新一轮的圈地运动活水平提升“村居共设”行政管理成本缩减:保留村庄的部不彻底的更新模式:是一种不公平的更新模更新模式分特性式;乡村名存实亡村委会撤销模直接的城镇化:城市管理主体的简乡村消亡:粗暴的城镇化:村民郊区化安置,矛盾突出自然更新模式乡村特色完整的保留乡村特色:村民的生活更新过程缓慢:农业效率低下:乡村经济产条件改善量低: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特色强化更新乡村特色强化,乡村风貌改善严重依赖于政府政策,是一种被动的乡村更模式新模式: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措施更新滞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来看,以土地、行政管理、乡村特色等作为乡村更新的主要方式较为片面、局限,不能满足城乡统筹一体化的需求。片面的乡村更新更容易带来社会、经济、生态等诸多问题。4.乡村“有机更新”现阶段上海的更新方式多数借用了城市更新的手段和方式。乡村由于其特有的布局、肌理以及发展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现有的城市更新理论。理筑素前阀Z.ZC.ET
乡村从整体到局部都应该是有机的,相互关联、和谐共处。现有的乡村布局形态是村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依靠经验慢慢摸索设而成的,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成长变化的有机体,它不断地适应日益进步的生产生活方式,满足一代又一代村民的需求(陈劲等,2008)。乡村更新应当遵循乡村“有机”的特质,探寻乡村的内在规律及动态过程,通过一种“有机更新”的方式,满足村民生活质量和需求。比起上海乡村现阶段的多种更新模式,乡村“有机更新”,是一种全面,多方位,多层次的更新模式。涉及乡村更新的多个方面:乡村空间形态的有机更新:乡村管理形态的有机更新:乡村经济形态的有机更新:乡村产业形态的有机更新:乡村服务设施社会福利的有机更新。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乡村“有机更新”对于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和质量,激发乡村内在发展动力,保护乡村特色,构城乡一体有着重要的意义。5.结论整体来看,上海目前乡村更新方式忽略了乡村作为一个有机体的特质,多数是片面的乡村更新,不能满足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城乡一体要求。而“有机更新”以相互关联的方式来看香乡村发展丽问感,通扇不方的更新,提升村办提材香福感关于上海目前更新方式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阶段,人、经济、产业等方面的数据还有所欠缺。后期研究将以调研数据为基础,探究乡村各方面相互关联的内涵,并尝试对“有机更新”指标化,通过指标来衡量乡村发展的潜力和更新方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乡村的“有机更新”会给乡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构成和从土地到村民到经济到公共服务到福利等各方面完全的城镇化。参考文献[门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祈[们城市规划学刊,2013,207(2):16-22[2]翟斌庆,伍美琴城市更新理念与中国城市现实)城市规划学刊,2009,180(2):75-82[3)陈劲,陈征帆等.村庄规划中保持乡村景观的探索).规划师,2008,25:109-110作者简介周祥,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勇,上海大学,副教授。理筑素前阀Z.ZC.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27 次数:0
下载:10.00 收藏:0
等级:
编号:230512 0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527.81KB
投稿:f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3/12/20 16:24:07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1.公共治理视角下湖北省村庄环境整治对策探索-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5.共建园区模式发展的成效、问题及转型策略——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例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8.撤县并区背景下奉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逻辑与路径研究——基于都市区网络嵌入的视角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7.可持续生计理论在城乡协同领域中的应用——以诸暨市高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城市文化128.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城市文化创意园区识别 ——以深圳市为例城市文化130.市场化背景下的传统地域文化及其对空间的影响 ——温州案例研究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4.创新环境下城郊区域“产-城”空间政策网络研究 ——以环浙大紫金港校区周边区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8.论我国城乡规划委员会的立法现状、困境与对策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3.政府财税视角下城市收缩机制与空间应对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2.多规合一推动下的县市域规划体系变革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0.基于家庭逻辑的武汉市就近半城镇化机制解释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9.城市众创空间空间特征、机制及发展研究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6.新常态背景下皖北城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探讨——基于对皖北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城市文化127.广州传统村镇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特征、差异与保护策略城市文化132.回眸古邑水缭绕——栟茶文化基因解析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7.辽宁省城市收缩的特征、趋势与影响因素识别
住房建设规划64.德国城市更新的法律建制、议程机制及启示 住房建设规划38.社区精神的培育与容器再造研究——以成都肖家河社区院落入口空间为例 小城镇规划63.“丘陵水乡”古镇的水系风貌研究与应用 小城镇规划55.城市设计引导下的特色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讨——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镇为例 小城镇规划56.基于“多元参与”的城中村改造路径探究——以临洮县电厂渠片区改造为例 乡村规划095.区域协同理念下村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以临洮县洮阳镇沿洮村庄带产业发展规划为例 山地城乡规划34.山地城市一类居住用地容积率研究——以云南省富源县为例 山地城乡规划25.区域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路径思考——以云南西部山区为例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118.无锡市主城区商务办公空间发展特征研究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117.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的特征解析与完善策略——以关天城镇群为例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116.产业结构转换视角下长沙市的经济崛起 庄园(高级农家乐、度假村)方案设计生态农庄生态园规划CAD 资阳雁江苑小区详细规划 自贡市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规划设计 云南大理大学总体规划设计 长寿县政府片区改造规划方案 宜宾合江门街区城市设计方案 完整的农场景观设计生态农庄生态园规划CAD 小区鸟瞰效果图 文化广场平面效果图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