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国家规范

总说明1.编制依据与安装》(新风换气机部分)06K301-1.1.1本图集根据设部质函[2006]71号文“关于印发《20061.4编制内容年国家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本图集提供了两类热回收形式一空气一空气热回收和制冷1.2规范、标准和规程机冷凝热回收中六种常用的热回收装置,即转轮式热回收装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板式和板翅式热回收装置、热管式热回收装置、液体循环式热回《公共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收装置、溶液吸收式热回收装置以及制冷机冷凝热回收装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图集较详细地介绍了各种热回收装置的原理、性能特点、计《空气-空气能量回收道风设备的标定是RT0605算选用方法、系统流程、控制原理驮及施工安装要求,并附有选《通风空调用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型式与基本参数》JB/T用实例,力求提供给读者一本全面、系统的热回收装置设计选用5151-91图集。《热管术语》GB/T14811-932.选用说明《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1热回收装置分类及组成《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1.1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由空气侧的热回收1.3适用范围器(也称为热回收芯体或能量回收芯体)、送排风机、空气过滤本图集适用于民用筑空调系统中的各种排风能量回收以及器、冷热盘管、加湿器,液体循环与溶液吸收式热回收装置的循制冷机冷凝热回收的设计选用与安装,工业筑中空调系统的各环水泵、管道和阀门,以及其他设备等组成种排风能量回收也可参考本图集进行选用。民用或工业筑中通风系统的热回收另见标准图《空气一空气能量回收通风装置选用总说明图集号06K301-2甄素读网1Z门审核王谦上哮校对周锁设计季伟纯4
2.1.2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按空气侧的组成及功能,有以下两安装方式一落地立/卧式(LD-Lm,吊装式(DZ),壁挂式(G):种常用形式:热回收形式一旋转式包括:转轮式(X2-2)、道道轮式(XZ-T);静止1)空气一空气热回收通风装置(简称热回收通风装置,也称式包括:板式(JZ-B)、板提式(JZ-C),热管式(JZ-R),液体循环式为新风换气机),由热回收器、送排风机、空气过滤器组成,通常(J2-Y),溶液吸收式(JZ-X)配带有简单的电控装置。2.3热回收装置(器)性能的评价2)空气一空气组合式热回收机组(简称组合式热回收机组),2.3.1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器)性能的评价一段采用热回吹由热回收器、送排风机、空气过滤器、冷热盘管、加湿器等组成,效率η,也称为热交换效率(简称热效率),定义式为:装配在组合式空调机组内。实际传递量(湿或热)n=(1)2.1.3制冷机冷凝热回收装置(简称冷凝热回收装置),由制冷机两气流间最大可能传递量冷却塔,水系,管道和佩识及燕用户美超成筑2.3.2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器的热回收效率n分为以下三2.2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器)规格、型号表示方法种形式:显热回收效率η:,简称显热效率,也称为温度交换效率;热回收形式或企业产品属性潜热回收效率η。,简称潜热效率,也称为湿量交换效率;安装方式全热回收效率:,简称全热效率,也称为焓交换效率。热回收类型2.3.3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器)新风和排风处理过程中性能规格参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其中各热回收效率η和热回收量Q的计算装置代号分别如下:注:装置代号一热回收装置(AERVE),热回收器(AEREE);1)显热效率n1(%)的计算公式为:规格一热回收装置为名义新风量、热回收器为外形尺寸:热回收类型一全热型(QR)、显热型(XR);总说明图集号06K301-2画尚理览素国Z工审核王谦工味校对周敏及设计季伟纯5
式中Q。一实际传递湿量中所含的热量(k0;当图集中未明确指出时,全热效率:均按公式(4b)进行计Qa,x一最大可能传递湿量中所含的热量(kM:算;当Gx≠G,时,应对公式(4b)中的全热效率:进行修正。Ia-水的汽化港热(kJ/kg;4)由于全热回收量Q:等于显热回收量Q:与潜热回收量Q之和,d1、d2一新风进、出热回收装置(器)的含湿量(kg/kg;所以,热回收量(即全热回收量)Q()的计算可表示为:d、d4一排风进、出热回收装置(器)的含湿量(kg/kg).夏李Q=Gx(i1-i2);冬季Q=Gx(i2-i)(5a)当G,=Gp时,公式(3a)可简化为:或夏季Q=Gp(i4-i3);冬季Q=Gp(i-i4)(5b)dh-d1×100%d3-d4×100%2.3.4评价制冷机冷景热回收装置优劣的参数,一般采用热回收g(3b)d3-d1d3-dI性能系数(COP)。为体现采用冷凝热回收时对制冷效率的影响,通当图集中未明确指出时,潜热效率ná均按公式(3b)进行计常也考虑制冷机的制冷性能系数(C0P1),其计算公式为:算;当Gx≠(n时,应对公灵(3b)中的潜热效率记进行移正,?JOP-0(6)3)全热效率n:(%)的计算公式为:COP1=Q:/N(7)Qi Gx(i2-i1)Gp(i3-i4)式中Q一热回收装置回收的热量(k聊:ni-Qi.ax(4a)Gain(i3-i1)Gmin (i3-i1)Q1一制冷机冷凝热回收时的制冷量(k聊:式中Q:一实际交换(传递)的热能量kW);N—制冷机输入的净功率(k)。Q,x一最大可能交换(传递)的能量(&);2.3.5对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器)进行评价时,应注意以下i1、i2一新风进、出热回收装置(器)的焓(kJ/kg);几点:13、i4一排风进、出热回收装置(器)的浴(kJ/kg)。1)对热回收装置(器)整体的效益评价,应采用全年运行收对空调热回收装置,当G,=(,时,公式(4a)可简化为:益分析;同时,还应考虑由于使用新风、排风机所消耗的能量。i2-i×100%=3-i4n:2i3-i1(4b)i3-it×100%总说明图集号06K301-2興尚理贸素过國ZSE1审核王谦工味胶对周敏发设计季伟科7
2)对热回收装置(器)的性能评价,原则应采用设计工况下与排风之间的温差大于8℃时;的全热效率n:,②设计新风量大于或等于4000m3/h的全空气空调系统,且3)风量和工况相同时,热回收装置(器)应采用同一种热回新风与排风之间的温差大于8℃时:收效率进行评价;但风量相等工况不相同时,热回收装置(器)国设有独立新风和排风的系统」应采用热回收量进行评价。2)有人员长期停留但未设置集中新风、排风系统的空调区域4)显热效率n:,潜热效率n:以及全热效率n:三者之间并或房间,宜安装热回收换气装置,无直接的关系,但相互之间却具有如下关系:3)当居住筑设置全年性空调、采暖,并对室内空气品质要n:≥n;>nd(8)求较高时,宜在通风、空调系统中设置全热或显热热回收装置。当热回收器为显热型时,Q:=Q,Qa=0、n4=0:仅当新风与排4)在设有四管制或冬季需供冷的空调系统中,制冷系统应优风中的时,:n先选用带冷凝热回收装置的制冷机,一以充分利用制冷机的冷凝热。2.4各类热回收装置的性能与特点见表1.2.5.3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新风和排风的旁通设置宜按以下原2.5设计选用则选用:2.5.1热回收装置的选用应首先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及合理性分1)非热回收使用期运行的时间较长时,可设置全旁通;析;其次,根据需处理的空气特性(特别是排风)选择适合的热2)非热回收使用期运行的时间较短,但无效使用会缩短热回回收装置,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收装置运行寿命或风机无效运行能耗较大时,可设置全旁通;2.5.2热回收装置的选用宜遵守如下原则:3)在非热回收使用期(如过渡季)运行中,装置有增大新风1)当筑物内设有集中排风系统,并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或排风风量的需求时,可设置全部或部分旁通:时,宜设置排风热回收装置,但选用的热回收装置的额定显热效4)非热回收使用期运行时间较短或设置旁通较困难时,可不效率n:原则上不应低于60%、全热效率n:不应低于50%.①送风量大于或等于3000m3/h的直流式空调系统,且新风总说明图集号06K301-2理置素过四忆1审核王谦上味校对周敏设计李伟纯8
表1热回收装置性能与特点热回收装置形式空气一空气热回牧装置制冷机冷凝性能特点转轮式板式板翅式热管式液体循环式溶液吸收式热回收装置能量回收形式显热或全热显热全热显热显热金热冷凝热交换介质(芯体材质)金属或非金属金属或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溶液能效评价显热或全热效率显热效率全热效率显热效率显热效率全热效率热回收性能系数热回收效率(侧或能效比50-8550-8050-7550-7055-6550-850.5-6.0迎面风速(m/s)2.0-5.01.0-5.01.0-3.02.0-4.01.5-3.01.5-2.5压力损失(Pa)100-300100-1000100-5001c0-500150-500150-370排风漫漏率(%)50王呼乔0例01.Za0.E L热回收机械运动部件水侧有、空气侧无水侧有、空气侧无允许空气含尘量较低较低其他要求温度和腐蚀性腐蚀性温度一殷一般溶解和化学反应性维护保养较难较难困难容易容易容易适用风量较大较小较小较小允许新风和排风有需回收显热的一殼需回收全热、空气空气有轻微尘量或新风、排风的设备需回收全热,可对可利用冷凝热的生主要适用系统及条件适量交叉渗漏的较通民空调系统较清洁且投资要求温度较高的系统布置分散或回收、气有除尘和空净化活热水或供暖系统大风量系统较低的系统利用点数量较多作用的系统总说明图集号06K301-2,工审梭王谦上味胶对周敏设计李伟纯9
设置旁通。表2热回收装置中送排风机的设置位置及特点2.5.4热回收装置送排风机的设置位置,应根据热回收器性能和设里方式设置位置示意图特点新排风空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并依据表2中的特点进行选择。①进入热回收器的气流均匀:新风2.5.5热回收装置及系统设计应进行必要的监测与控制,基本内②在保证新风侧风压大于排方式一排风容要求如下:风侧时,排风泄满风量较少1)空气温、湿度的监测与控制;新风、排风驳入式2)装置中各冷热水温度的监测与控制:①新风进入热回发器的气流新风3)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及事故报警;均匀性较差,排风气流较好方式二排风4)热回收器的防霜冻保护;②由于新风侧风力总大于排5)空气过滤器和热回攻寄的超压报整或显示JZ、新风压出、特风及入式风侧,排风泄漏风量少6)旁通、直通等电动阀的开闭及运行工况的转换。①进入热回收器的气流均匀新风2.5.6对于处理风量较大或空气处理功能复杂和要求较高的空气性较差:②由于新风与排风方式三排风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可采用组合式热回收机组。机组常用的组合侧压差较难合理匹配,排风方式可在本图集第24、25、40、41、57、58页中选取,但选用时新风、排风压出式沿漏风量较大应注意各组合方式的适用范围及热回收器和风机风量的选配,当①新风进入热回收器的气流新风有某些特殊需求时,可按要求进行重新组合。较均匀,排风气流均匀性较方式四排风2.5.7在空气一空气热回收器的新排风入处,应合理选择设置差:②由于新风侧压力总小空气过滤器。对于转轮式、板式以及板翅式热回收装置,宜采用新风吸入,排风压出式于排风侧,排风泄漏风量大粗、中效两级过滤。2.5.8为保证空气一空气热回收装置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设计总说明图集号06K301-2泰拉网_1ZE工审核王谦工味胶对周敏)数设计季伟纯10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349 次数:1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203295 15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2.38MB
投稿:1010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20 15:39:11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