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中学教育集团新城中学
    概念性规划设计说明
     
    一、场地解读
    创造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山水校园,人文学府。
    新校区选址于舟山临城南海实验学校北侧,总用地为233.4亩。整个地块地势平坦,周边道路交通十分便利,同时校园内环境十分优越,特别是蜿蜒流经园区西侧及中部的自然河道,以及北部延伸入校园的山丘,均为创造山水校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整个园区三面沿路,西面邻水。其中南面为定沈线公路,北侧是规划中的40米宽的城北路。东临翡岛路。
     
    二、文脉传承
    从严求实、严实礼精的历史记忆在空间上的延续。
    确立了严谨踏实从严求实的优良校风,近几年来进一步充实完善,制定了严、实、礼、精的校训,精业爱生,严谨务实,进取创新的教风和诚实文明,勤奋求精,发奋向上的学风。
    舟山中学前身为定海公学,创建于1921年,由爱国实业家刘鸿生先生捐资创办,是舟山市历史上最早的中等学校。在80年的历程中,学校几经易名,1952年与定海县立中学合并为浙江省定海县中学1959年改为舟山第一中学1962年定为现名。1960年列为省重点中学;1981年被列为省首批办好的18所重点中学之一;1996年,经省教委评估,认定为省一级重点中学。
    学校坐落在东海之滨舟山定海城区内秀丽的镇帮山下,现在校园面积3816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19672.17平方米。校舍设施完善,教育设备先进。电脑室、语音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齐全,并开设了外文(英语为主)阅览室和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800多人,教师15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15名,高级教师63名。
    近几年来学校发扬光大从严求实校风,开拓创新,在师资建设、校风建设、制度建设、校舍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学校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以海洋教育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为两翼的学校特色建模实践,大力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80年来,学校以从严求实为校风,以严、实、礼、精为校训,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教育质量在省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如今,学校以跻身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的全国千所示范性名校为目标,同心同德,奋斗不息,努力向更高的层次攀登。
     
    三、设计依据
    循规蹈矩、后成方圆,设计之本,创意之源。
    1、舟山市城乡规划处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2005624
    2、舟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地形电子文档。
    3、舟山中学提供的新校区设计任务书。
    4、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设计规范。
     
    四、规划理念
    在一棵树下,教师……学生……这样一些人,就许多实际问题平等地进行交谈,这才是学校的开始。
    ——路易.康(美国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
    一个人求学生活的经历,特别是在其青少年时期,不仅让其掌握立足于社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他的人生观念和生活态度。这一段经历,皆以校园为舞台,校园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人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百年大计,教育为是每所学校的教旨。为人师表者,无不以枝繁叶茂,日后桃李满天下为已任;莘莘学子者,无不以茁壮成长,他日成栋梁之材为目标。
    诚如大师所云,学校始于树,斯于树、若于树,正是通过这一物质载体,学生与老师间得到了种真正的交流。
    努力营造这样的氛围,培育健康向上的;充满活力的、茁壮成长的,生态美观的,正是我们设计的理念之源。这种空间载体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几块场地的简单设置,而要结合人的行为、心理,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适时地提供场所,真正使校园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丰富人生体验的获取基地。
    至于下的氛围在我们的方案中如是体现。
     
    五、空间布局
    外部空间的设计手法有两种,一种是一开始就一览无余;一种是有控制地一点一点给人看到。它有节制地不大给人看到全貌,一面使人有种种期待,一面采取一点一点掌握空间的布置。
                                   ——芦原义信(日本著名建筑规划学家)
    1)继承与创新
    舟山中学新校区位于临城南海实验学校北侧,地势平坦,植被良好,自然条件优越。基地地形层次感强,北侧高山延绵至校园内,西侧为自然河流,环境高低错落有致,河岸边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及田野间散落的几户农宅、构成了一幅安祥、宁静的乡村田园景象。通过对基地的自然环境条件的分析和地形地貌的研究,规划以现有的山坡和水系为基础,无须进行大量填挖和整治。通过保留基地中部原有水道,并通过北侧的新开水道,使原有的断流水道形成了环通,变成了拥有自我清洁功能的活水。同时按原样保留了北侧校园的延伸山体,通过环境配合,成为了整个校园制高点和景观轴线的终点,使之充分溶合在整个校园规划中。通过对原有水系和山体的强化,构成了整个校园显山露水的景观生态网络。信托这一网络,建筑以多组群的形式围绕着视觉轴线,景观轴线,蜿蜒水系等要素展开,形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校园空间和环境特色的;一个张弛有度,疏道相问的校园规划结构。
    舟山中学新校区划遵循了以人为本,山水校园的设计方向,整个规划构图严整,分区明确,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的院落式空间结构和轴线式布局。整个校园走廊迂回环绕,庭院幽深、环境素雅、尺度宜人,空间层次丰富多变,是一所集体文化内涵与西方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建筑群落。在新校区规划中,我们通过发掘老校区的建筑及环境的特色。充分运用在新校区的规划中,使新校区能够保留一些原有舟山中学这一全省闻名的重点学校的优良传统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作到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完善,使新的舟山中学能够在原有基础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整个新校区规划中,我们寻求简洁而灵活富有自然地形的布局结构。建筑形成组群且可替换,可灵活应对复杂的场地条件,形成弹性生长的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从校园主入口,教学楼到人文图书馆,建筑均采用多层院落式轴线布局手法,通过高低错落的坡屋顶,和富于特色的建筑造型营造出优雅宁静、浓郁深厚的书院气息。同时以中心名人广场轴线为转折点,把校园内延伸山体,水系以及校园内生活后勤区、教学区、运动区三大功能分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理性与自由——流线组合
    新校区总体规划布局自由舒展,为学生营造紧张的学习气氛以处轻松的生活氛围。教学行政区以校区主入口为起点,经入口广场,步行至学术广场,可以到所有教学行政区主体建筑。主轴继续向北延伸,经过食堂主入口前广场的转折到达名人广场,名人广场为整个学校的环境中心和轴线交叉点,主轴经过名人广场到达保留山体的山顶,以标志塔作为主轴的高潮部分和终点。
    校园步行系统主要依靠广场以及园林式步道,作到尽量不与车行道相交叉,通过完整的步行系统可以作到方便的到达校园的各个角落,同时步行系统结合了广场小品、水系、雕塑、花坛、景观树等环境元素,使学生在步行过程中能够充分享受到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使之得到自然和艺术的熏陶。
    校园的车行系统主要做到行车安全便捷。平直的道路能够非常容易的到达目的地,以满足消防要求,同时使车尽可能的不深入校园内部,减少车辆行驶对学生影响的可能性。
    3)内敛与贯通
    新校区规划中心主轴线贯穿整个教学行政区,其突出特点是在整体布局上形成序列,成组团布置且富有节奏感。各楼自成一体形成院落空间,具有一定的内敛性。同时在建筑设计中又设置了与学术广场相联系的出入口,形成了学术的交流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交流性。
    随着人的移动,行进方向的改变,不同的校园景观不断呈现在眼前。从校园入口区到内部的组群院落,建筑物有疏有密,景观空间有放有收,形成以行政楼为界的前后景观中心,这种多中心的设计手法不同于一般校园的单核形态,追求的效果类似于围棋的被围,环环相扣,互逆互补,带来的是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层次丰富的空间变化。
     六、发展思路
    校园的建筑及其规划是在不断变化的,它们的未来充满变数,……它们的发展形成一部分与过去有关,同时又与未来有关……”
                       ——约瑟夫·赫德(哈佛大学教授,post-mordena的提出者、著名建筑理论家)
    在舟山中学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并没有仅仅把方案的落实一次终结,如何将设计延续到不断发展的未来——即所谓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
    早在20世纪早期的校园规划,无论新建、改建还是扩建,都要有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体现稳定、静态的特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学科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极性难以预测,而且校园空间愈加宏大难以一次性完成,至此,弹性规划被适时的提了出来,反映了设计的留有余地性和超前性。
    所谓弹性设计,是把规划看成是一个信息收集和反馈的过程,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让其具有收缩,灵活可变的可能。
    我们在设计中同样贯彻以上原则,考虑到校园的可持续发展性,建立了动态的规划系统,形成了弹性可生长的规划脉络。既体现校区的整体规划,在宏观上有控制性、总体性,又考虑到学校的分期同建设和建设周期,尽量节省用地,留有发展空间,适应学校未来的调整与发展。在校园总体规划方面,考虑了发展脉络,在各功能区都留有扩展余地,为未来的扩展埋下伏笔。如在校园的总体布局中,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成组单元式布局,灵活性较大,并为适应学校的分期建设和长远发展预留了一定的发展用地。
    总之,我们在整个设计中既强调建筑单体和总体空间要具有能适应调节的灵活性,又强调校园总体应当有机生长。
     
    七、景观意境
    那些长廊和庄重的柱子,那一排排棕榈树将对学生起着它们的一份教育作用,实实在在地和化学实验室一样……这校园中的每块石头都在进行着教育。
                                              ——大卫·乔坦(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
    聆听着校长先生发自肺腑的箴言,可见环境的育人作用不容忽视,更何况是在一所经历百年风雨的菁菁名校!
    实现一草一木参与教学(大阪艺术学院创始人冢本英治提出)也是舟山中学的规划设计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案充分挖掘学校历史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关注环境设计的主题与立意,创造了一系列展现校园历史文脉与校园精神的环境场所,分布于校园内最重要的空间景观轴线、空间节点以及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环境特色的区域。
    首先,在通广场和水系教学区之间的传承形,形成校园南北形成公共绿化区,即生态景观带,大片水体曲折萦绕,借基地北面的团山形成视觉通廊,并以食堂前广场和名人广场。形成视觉转换点。其次,在广场空间的布局中也注意到建筑形体的丰富变化、错落有致、富于标志性。名人广场通过硬地、绿化、雕塑等空间序列手法的运用,成为校园的标志性空间节点,将周围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并构成了多种活动和学生交流的场所。
    其次,校园空间景观轴线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为功能性主步行道设置,由一系列院落广场和步行通道组成,是新校区重要的开放空间,也是展示校园建筑景观与环境景观的主要场所。为避免视线的通达和顺应基地走势,轴线采取了折向的办法,利用轴线的转折巧妙的形成建筑对景。一系列广场的设置创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人文景点,保持了历史的传承性,体现了校园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
    在规划风格上秉承中国传统院落的精华,创造具有江南特色的现代校园的同时结合现有水系,开挖水道,将水面作为贯穿整个校园的景观脉络。水面以聚为主,以分为辅。聚则水面辽阔、一目了然,分则似断似续、曲折深遂,以桥、廊、岛等方式来分隔水面,使水面与空间相互渗透,似分又联;由水面而生的亲水平台、水榭形成临水交流与活动空间,摇曳的树影,三五成群的学子,构成丰富多变的景观形态,并完成与水体的自然过渡;开放、架空的建筑底层空间改善建筑的小气候,扩展视线范围,塑造多重交往空间;自由曲折、对比多变的建筑内庭为学生提供了充满生机的交流场所,激发想象,反映舟山中学校园特色。
     
    八、建筑印象
    风格是原则的合谐,赋予作品以生命,风格来自有个性的精神
                                          ——·柯布西耶(法国著名建筑规划大师,现代建筑的四位标志性人物之一)
    在舟山中学的规划中,建筑的和谐设计与组织也是创造交流机缘的有效手段。这里的建筑就像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367 次数:2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163883 4
文件格式:zip-rar
文件大小:7.13MB
投稿:su0.2 进入
上传时间:2019/9/24 16:53:30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