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研究赵瑞峰冯敏刘书强摘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研究和探讨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创造自然和人类健康共存的、高品质的生态住区环境,使居住区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基地。最终希望能为我国生态型居住区的设做出有益的启示。关健词:生态型居住区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人居环境生态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资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资源短缺己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恶劣的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严峻的环境资源问题和生存的迫切性引起人们对原有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反思,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为目标的生态化运动,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并且正向各方面渗透,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也方兴未艾,全球性的生态环境观念逐步形成,人类正迈入一个“生态时代”。居住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住宅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住区设是我国筑业呼的体,也是国家的支程产业它带动若整个补会的发展,在其设与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能耗占我国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逐年上升。据初步测算,城市成区用地的30%用于住宅设,住宅设用钢量占全国用钢总量的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城市水资源的32%在住宅使用过程中消耗,住宅使用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20%左右,若加上材生产和造的能耗,住宅的总能耗就将达到我国总能耗的37%左右”。由此可见,规划设生态型的居住区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城市有机的生态单元,以及满足居民在生态、文化、经济、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要求来说,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1生态型居住区的内涵及特征1.1生态型居住区的内涵生态型居住区是以生态学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理论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型技术为手段,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并达到一种稳定、平衡、有序的状态,既能满足整个居住区内部系统的生态平衡,又能保证同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1.2生态型居住区的特征生态型居住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由各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是人类创造1興素前阀Z.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进行优化社会生态系统(人)优化优化白然生态系统(资源环境)经济生态系统(活动关系)图1生态型居住区复合生态系统关系示意图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图1)。生态型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优美、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资源、能源得到充分利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与一般的居住区相比,不管是在设计理念、造手段、管理方法还是在居民的生活方式方面都有着本质的不同。(1)和谐性生态型居住区的和谐性反映在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住区内的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自然、人文景观各要素间协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厚,生活多样化,各类用地分布合理,结构布局、功能分区协调,空间环境宜人、和谐。(2)高效性生态底尚硅爽卖各统锅微地这经与长换乙担不全、保障有效的物资和能源的供给系统:网络完善、布局合理、服务良好的服务系统:技术设施先进、处理效果好、回收率非常高的污水废物回收利用及排放处理系统:速度快、效果好的自然降温、通风系统等。高效率的流转系统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为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以及人流的运动与转换创造必要的条件,从而在加速各种流的有序运动与转换过程中,可以提高效益、节约资源、较少废弃物,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减少经济损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3)整体性生态型居住区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而是兼顾自然、经济、社会三者的整体效益、协调发展,满足当代、后代的发展需求。2生态型居住区规划的原则从生态型居住区的概念出发,运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全面考虑满足人的需求、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设与运营的经济性以及景观形象的塑造等要求,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遵循“因地制宜、生态优化、和谐统一、整体发展”的原则进行规划设,使居住区具有“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环保”的功能与作用。(1)因地制宜原则2理筑素前阀Z.ZC.ET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因地制宜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绝不能照搬盲从,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居民的生活习惯、筑材料和历史文脉等因素进行规划设,既要继承,又要创新。(2)生态优化原则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居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生态型居住区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型技术为手段,使物质、能源在居住区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改善居住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实现居住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饮水供水系统、供热取暖系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的立与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和浪费、营造优良的生态型居住区环境,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使居住区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共同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基地。(3)和谐统一原则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由于社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和人们经济收入的差异,以及文化程度等的不同,对住房与环境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因此,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适应与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必须处理好人们之间的关系,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就生态型居住区而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能形成很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具有高质量的环境状况、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得到有效协调,丽形成个充满繁荣,生机和活力的和谐统的人居环境。(4)整体发展原则整体性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灵魂,居住区的环境特色和个性主要取决于其整体性。组成居住?的每个设计要素犹如音乐中的音符,普通而简单的音符通过音乐家的巧妙构思可创造出气势宏伟的交响乐,或是优美、舒情的小夜曲。生态型居住区不是单纯地追求自身的繁荣,而是要兼顾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的整体协调发展。生态型居住区整体的空间轮廓、群体组合、单体造型、道路骨架、绿化种植、地而铺砌、环境小品、配套设施、整体色彩等一系列的设计要素都要进行整体构思、共同设、共同发展。3生态型居住区的规划生态型居住区的规划关键在于其内部各生态要素的规划设计,在各生态要素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3.1生态住宅的规划设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房地产开发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弃物的产业,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人们能够健康、舒适、自由、快乐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3興尚览Z.Z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3.1.1生态住宅的含义生态住宅是以生态学原理和筑学为理论基础,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组织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使物质、能源在筑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生态平衡的筑环境:使自然、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图2)。项士太阳防潮太阳能电池规层道热水储箱太阳能收蕉器通风0a00光间通风阳植物图2新窑居筑绿色技术集成图312生志花腿始总砖气总的来说,在生态住宅的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满足“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要求。(1)生态住宅的规划设计首先要引入“整合设计”的理念。即在设计中综合规划景观、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筑电气、室内设计等各个专业,通过各专业有机地整合、密切地协作,对住宅自身特点及区域自然资源、环境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当前成熟的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应用,形成一整套可行的,适合的内部有机相连的生态节能体系。(2)生态住宅在空问布局上应能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统一,解决筑与地貌、植被、水土、风向、日照与气候的关系,使其整体空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能为城市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在筑组合上应做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结合,筑与环境结合,并具有可再改造、提高的潜力:保证每户居民都有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清新的空气。(3)生态住宅在设计、设和使用的过程中注重节约能源、资源,杜绝污染与浪费现象,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各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及各种生态技术和设计理念。(4)生态住宅是水资源循环利用的节水筑,用水依靠经过处理的雨水和污水,已达到节水的可持续目的。(5)生态住宅要选择无毒、无害、隔音降噪、隔热保温、无污染环境的绿色筑材料:在户型设计上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6)生态住宅内的废弃物要能再生利用、少污染。如生态住宅对生活垃圾(图3)等4興尚理跗素衬网Z.Z0.ET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央收集站11①D室内投放?11空气过滤室⑦垃圾雅8室外投放抽凤机存垃圾④埋地管道图3生活垃圾收集系统流程图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再利用或制造沼气等,为其提供采暖、照明或电力,达到无污染的目的,不破坏和污染环境。(7)生态住宅还要向立体空间发展,己达到多层次利用的节地的目的。3.2绿地景观生态系统的规划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最接近市民,最为市民所经常使用的环境空间,具有丰富市民生活、美化环境、改善小气候、保护环境卫生、防灾避灾、保持坡地的定性智壁筑J.NE3.2.1居住区绿地景观系统的生态特征(1)人为因素的影响居住区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居住区绿地景观系统是由人规划设计与设的,由人选择各种要素组成的系统,是一个以人工为主的复合系统。居民在居住区环境中的活动,并非单纯自然意义上的消费者,而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的物质有所影响。生态型居住区要达到人工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统一、和谐共存,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型的绿地景观环境体系。(2)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外界自然生态环境相比,居住区绿地生态系统是很不稳定的。比如,居住区内的枯枝落叶常被清除,养料、水分常常是来自居住区外部,土壤中微生物发育不充分,整个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源流动呈现出不连续性。(3)空间使用的高度开放性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的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而。其一,公共可达性,即非少数人而是全体居民均可以方便地进入到达:其二,开放性,即空间的非封闭性,应和周边环境相融通。生态型居住区的绿地景观系统作为可以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有机组织居住区空间与人的行为,提高居民生活环境的品质:改善交通,提高防灾能力:改变城市面貌,体现城市风采。3.2.2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要求5理筑素前阀Z.ZC.ET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近几年来,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其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将生态学与居住区环境设结合,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去争取人与自然的最优化关系,实现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化目标。(1)规划设计要体现地域性由于各种原因,崇洋、以洋为贵、以洋为高的现象十分普遍,很多位于不同地区、拥有不同自然条件、社会背景和不同使用者的住区,其绿地景观环境的设计却大同小异,以致很难看出地域性的差异。这也就是说没有根植于所在的地方,没有遵循地方性原则。生态型居住区的绿地景观环境的规划设计应充分尊重所在地域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充分利用基地环境的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自然因素,尊重场地特征和价值,维护环境及景观要素的完整性,用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因地制宜,使自然资源、风土人情、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2)规划设计要彩显自然性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设中强调利用自然的能动性,并不是要完全忽略人为的干预,忽视人们对环境的功能需求,而去片面地追求一种“纯自然”的自我设计,而是各种自然要素之间内在、持续地相互作用,体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将几棵树、一片草坪或是一条河流简单、机械、片断的组合。居住区的绿地景观环境应更多的追求一种质朴、原始、自然的氛围,人与自然和谐、轻松地相处,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通过显露自然的生态设计,让人们更多地感知、发现自然之美,共同形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有利于全面提升人们的整体素质和居住区的生态化设水平。(3)规骏汗要保绿文化艺术在Z,U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具有象征性、连续性及历史继承性、多样性、共享性、复合性等特征。住区文化和住区设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住区文化决定了住区设的存在形式和内容,而住区设的价值提升了居民的文化水平。我国当代城市设计有很多是借鉴了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理念,强调标志性设,对于城市规划的思考欠深,缺乏主流意识。在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环境设中要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处境,把握好未来走向,最重要的在于我们要加强对传统人文主义文化艺术的解读和转型创作,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世界文化艺术的多元格局,用我们特有的文化感觉方式和艺术思维方式构住区文化价值。让居民在感官上,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在味觉上,通过生理的感受上升到精神的感悟,从而创造出一个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住区绿地景观系统。(4)规划设计要体现时代感生态型居住区绿地景观系统中即要有历史遗韵,又要有现代风采。一方面要保持、延续城市原有的历史韵味与文化遗迹,保持其个性与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打造出现代时尚都市风情的绿地景观,让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新成果、新观点在居住区中得到充分展现,让居民跟上现代文明的发展步伐。(5)规划设计要遵循公平共享原则在居住区环境空间中,人是环境的主体,居住区内环境空间是“以人为核心”设汁的,这里的6興Z.Z沁.E]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人”不是指某一个体,而是指全体居民,要保证自然生态环境最大程度的为居民共享,使每一位居民都能平等地享受到轻松、安全、舒适的绿地景观环境。3.3水环境生态系统的规划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中它不断循环、不断更新并最终实现自身的净化。在生态型居住区水环境系统规划中,要结合当地水资源状况和气候特点,合理规划和设住区水环境,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用水保障措施以保证提供安全、卫生健康的生活用水、环境绿化与景观用水等:制定节水、污水处理与回用、雨水收集和回用方案。努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和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改善住区生态环境。3.3.1提高用水效率(1)按高质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根据各类用水特点,分水质分别提供。就拿生活用水来说,饮用水(包括烧开水、煮饭、直接饮用用水)当首属一类消耗用水,而清洁用水(包括洗脸、漱、洗衣、洗菜、洗碗、洗澡等日常生活用水)则属可循环利用的二类再生水,而冲洗用水(包括房屋清扫、厕所清洗用水)就属于三类消耗用水。(2)积极采用节水系统、节水器具、设备和措施。比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空调冷却水和游泳池用水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卫生间采用低水量冲洗便器、感应出水龙头或缓闭冲洗阀等设备,提倡使用免冲厕技术等:景观用水不使用市政自来水,尽量利用河湖水、收集的雨水或再生水,球化浇证采阳藏灌滴灌等永水指施J.N上3.3.2雨水、污水的循环利用(1)采用雨水、污水分流系统通过设一定规模的排水管网使雨水与各类污水得以有效分离,再进行分类治理,从而降低水治理难度和治理成本,有利于水资源的调度,有利于污水处理和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图4),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使居民的日常用水质量得到极大的保障。冲厕、绿化膜生物反应器等杂用社区污水综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生态过滤系统预处理合收集系统序批式动态积生消毒→景观水系物反应器强化人工湿地滋流初期雨水曝气生物滤池天然水体或市政排水系统社区雨水收集系统储存渗流沟、渠等渗透利用→补充地下水图4居住区污水再生利用、雨水蓄用与水景观设方案(2)采用雨水、中水回用系统通过对雨水(图4)、中水(图5)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有效控制对水体的污7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染,改善了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增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节省了水资源,同时对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盥洗、厨房等用水首层单排粪便、厨房污水市政给水居住首层单排盥洗等污水区内市政排水杂用水给水粪便、厨房污水水箱冲厕溢流盥洗等污水止回阀中水处理站绿化用水绿地三通阀图5居住区中水回用系统示意图(3)增加雨水的渗透性雨水直接渗透入土壤可以补充地下水,减少因地下水的流失而导致的地表沉降:具有辅助排水功能,可以有效降低雨水季节市政排水管网的负担:在高温和干燥季节,反向蒸发的水汽,可以显著缓和城市热岛效应。如在地面铺装时选用透水性好的铺装材料(如透水性陶瓷砖等),运用透水性好的道路施米暂筑(4)注意用水的安全卫生雨水、污水中含大量的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对人体有害物质,用水的安全卫生关系着居民的生体健康与生命财安全。在规划设的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污水进行高效消毒,以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卫生。3.4生态文化环境的构3.4.1文化的含义及特征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知识、信仰、风俗、价值观念与规范等。文化是复杂的整体,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它作为社会一分子所习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文化具有象征性、连续性及历史继承性、多样性、共享性、复合性等特征。3.4.2生态文化环境构的重要意义文化是伴随者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是民族的魂。人类在与自然和社会选择进化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和再创造,形成了代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不仅体现在设环境的文化意象上,也反映在居民的精神面貌、社区文明设以及习俗8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一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丰富的文化环境是营造生态型文明社区的重要条件。3.4.3生态文化环境的构文化环境要符合生态学意义,以充满自然性、富有文化内涵为前提,在规划设计与设时应体现地域和民族文化特色,对居住区的自然与人工设施赋予艺术意蕴,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通过组织、引导、规范等手段加强居住区文化软环境设:构人们活动沟通的场所,赋予居住文化时代气息,形成文明和谐的环境氛围。使居民在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在祥和的生活气息中,在融洽的邻里关系中,在文明的社会风尚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认同感、归属感,为当代人和后代人创造良好的住区文化环境。结语: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恩。生态型居住区既是一种居住区规划的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之一。它的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而面,这项工程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与帮助,要求人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观,自觉的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从多方面、多层次塑造出高质量的居住生态环境,为人类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J.NE注释①参见:转引中华人民共和国副部长刘志峰同志在在“节能省地生态一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的讲话.参考文献1,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2.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主编.住区规划[M].北京:中国筑工业出版社,2003.3.周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4.徐肇忠.城市环境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郑强、卢圣.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6.式勇等.居住区规划[.北京:中国筑工业出版社,2004。7.杨士弘等.城市生态环境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夏云,夏葵,范燕.生态与可持续筑[M).北京:中国筑工业出版社,20019.夏海山,城市筑的生态转型与签体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编者絮语[J.城市筑,2008(43):71-72.作者简介赵瑞峰,1980年,男,大学,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工程师冯敏,1973年8月,女,硕士,淄博市规划信息中心,所长,高工,学会会员刘书强,1970年,男,大学,淄博市规划局9興尚理筑素前阀Z.ZC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71 次数:0
下载:2.00 收藏:0
等级:
编号:212811 0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2.22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9/10 19:43:30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