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
                  第六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景观设计 
    第一节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
    一、概述
    (一)景观视野中的城市道路
    1重要的城市景观廊道
    2体验城市景观的基本路径
    3组织城市景观要素的基本框架
    (二)典型道路景观格局
    1、格网形景观格局 :也被称为格栅形景观格局。基本特征:道路呈现出明显的横平竖直的正交特征。优势:便于安排建筑与其他城市设施、利于辨认方位等。
    2、放射形景观格局:道路形式呈现出强烈的向心特征,勾勒出明显的中心性和秩序。
    3、环形景观格局:主要特征:道路系统呈现明显的环状围绕某一中心区域逐步展开,形成具有明向心性的圈层景观形态。此类道路景观常常被应用于需要明确突出城市核心的场合。 
    4、不规则形景观格局:形态大多因地制宜,很好地结合了城市的地形特征,并呈现出一种随机、自然的特点。 
    5、复合形景观格局       
    (三)道路的景观学分类
    1、基于景观属性的分类:

  • 交通性道路 

  • 商业性道路 

  • 生活性道路 

  • 游览性道路

    2、基于景观尺度的分类      
     
    
    二、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当与道路规划同步进行。理想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应当是在道路交通规划师开始步线选型时就应当介入,而不能等到线形定位之后,甚至是道路路基施工完毕再开始考虑。
    (一)设计原则
    1、功能性原则

  • 城市交通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联系着城市的各个功能用地。

  • 照明和街道设施方面。

    2、生态性原则

  • 与当地气候特点的协调;通风日照条件的满足;环境生态影响最小;绿色材料的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3、文化性原则

  • 对地方文化做出敏锐回应,凸显文化特色,并成为展现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4、形态美原则

  • 多样统一的整体景观形象、强调视野内的视觉空间范围与道路的景观对景、鲜明清晰的道路景观序列以及精心设计的道路景观节点。

    (二)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1、现状景观调研与分析

  • 包括:建筑质量与风貌分析,自然要素分析,文化特征分析,地形地势地景特征分析,现状街道空间使用状况分析5个方面的内容。

    2、明确问题与潜力

  •   对道路景观进行SWOT分析。(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

    3、确定景观设计目标

  •     在现状研究与SWOT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道路所在城市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功能景观格局,确定道路景观规划的总体目标。

    4、制定景观设计策略

  • 景观设计策略的制定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由总体设计策略和分项设计策略两部分组成。

    5、确定景观序列

  • 应在满足交通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地将视野所及范围内的自然景色、标志性物质要素等贯穿于一体。并注意道路沿线局部景观段、景观点的强调,力求景观序列具有节奏并富于对比。

    6、精心设计关键景观节点

  • 街道景观节点主要指街道空间中具有战略标志意义的局部空间片断,比如起始点、道路主要公共空间、主要道路交叉口、主要公建周边环境等。 

    7、景观设计成果构成
    1)规划设计说明书 
    2)位置与区位分析图 
    3)现状建筑质量评析图
    4)现状景观风貌分析图
    5)现状用地功能分析图
    6)规划设计目标与理念
    7)规划设计专项研究——功能结构图
    8)规划设计专项研究——建筑性质图
    9)规划设计专项研究——绿化与景观系统
    10)规划设计专项研究——交通与停车
    11)主要节点景观详细设计
    12)临街建筑平面与立面设计
    13)路面与铺装详细设计
    14)街道设施详细设计
    15)街道绿化详细设计
    16)街景设计导则
    (三)设计要点
    1、定位

  • 在城市结构中的位置与地位

  • 历史和现状条件

  • 城市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 道路的自然条件

    2、功能

  • 承担的主导城市功能(居住、商业、办公、行政、文化娱乐等)

  • 为了达成其良好运转所必须具备的功能条件(合理的宽度、断面、完善的设施等)

    3、空间
    1)竖向空间景观

    • H/W值不同给人们不同的空间感知;

    • 具体设计中不能一概而论采用哪一种H/W值最好,这要看设计者期望达到何种空间效果,创造怎样的空间环境。

    2)水平空间景观

    • 直线形的道路具有正规、整齐和严谨的景观特点,显得刚劲有力;

    • 曲线形道路的景观特征为柔和、优美、有机,显得富有生机。  

    4、美学

  • 比例

  • 尺度

  • 节奏

  • 韵律

  • 对比

  • 统一

    5、材质

  • 包括材料和质感两方面。基面与墙的主导材质暗示了道路景观的性格。

    6、色彩
    包括基面色彩、街道墙色彩以及街道设置物色彩三方面。
    道路色彩的选择与道路的性质密切相关。
    7、设施与小品
    1街道设施的布置要具有同一性。
    2不同组合方式产生多样化的空间效果,其组合方式随设施及街道的功能而不同。
    3特殊街道设施(如消防栓、垃圾桶等)应根据相关规范满足设置间距要求
    4主要是景观性道路和重要节点的门户、设施、小品应有专门化的、非规格化的设计。
    (四)道路景观设计与速度   
    1、道路特征与速度
    对道路上各种运动的方向、速度加以控制或引导是道路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2、基于不同速度的道路景观设计

  • 以车行为主的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的渲染;

  • 以步行为主的道路,景观设计的重点应放在的刻画与处理上。

    第二节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由广场、公园绿地、道路共同构成。城市广场作为城市中供人们集会、交通、游憩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职能空间,往往位于城市的节点上,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整体的景观风貌品质。 
    1、      概述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人们多种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节点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它是物质要素(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与非物质要素(人的活动)的复合物。
    城市广场既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景观要素,也是组织居民多样活动的社会功能场所。它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能反映都市文明和气氛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
    1、城市广场在城市中的景观特征

  • 形象:城市广场景观特征的外在表现,代表着城市的风俗习惯、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等。

  • 功能:广场使用的合理性。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的行为与精神需求。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广场有不同的功能要求。

  • 主题和意义内涵

  • 环境:对应着生态、绿化,就是广场的自然和人工景观的塑造。

    2、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趋势

  • 现代的城市广场设计必须从公众使用、生态绿化、城市景观三方面出发,以满足公众需要为目的,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城市风貌和文明程度。  

    二、城市广场分类
    (一)按照广场功能分类
    1、市政广场   

  • 一般位于市政府和城市行政中心所在地,尽量避开人群的干扰,突出庄重的气氛。

  • 面积较大,以硬质铺装为主。

    2、纪念广场  

  • 常用象征、标志、碑记、纪念馆等手段突出某一主题。主体纪念物应位于视觉中心。

    3、交通广场

  • 以疏散、组织、引导交通流量,转换交通方式为主要功能。

    4、商业广场  

  • 以步行环境为主,内外建筑空间应相互渗透,商业活动区应相应集中。

    5、市民休闲广场  

  • 平面布局形式灵活多样。空间形态、设施等都要符合人的环境行为规律及人体尺度。

    6、建筑广场
    (二)按照广场的形式分类

  • 1、规则型广场

  • 2、不规则型广场

    (三)按照广场的地形分类

  • 1、平面型广场

  • 2、立体型广场  

    三、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满足人在广场中的行为心理

  • 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把人在广场上的行为归纳为4个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2、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的整体性

  • 功能整体:一个广场应有其相对明确的功能和主题。在这个基础上辅之以相配合的次要功能,主次分明,特色突出。 

  • 环境整体:考虑广场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时空的连续性、整体与局部、周边建筑的协调变化有致问题。

    3、讲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

  • 自然景观的生态性:从城市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一方面用景观设计手法,在不同层次的空间领域内引入自然,再现自然,并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特点相适应;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生态小环境的合理性。

  • 文化的生态性建设:既要尊重传统、延续历史和文脉,又要有所创新。

    4、建设连续的步行环境

  • 广场空间和各种要素的组织应支持人的行为。

    5、突出个性特色

  • 指广场在布局形态与空间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广场不同的内在本质和外部特征。其空间构成有赖于它的整体布局和6个要素,即建筑、空间、道路、绿地、地形与小品细部的塑造,同时应特别注意与城市整体环境的风格相协调。

    6、重视并融合公众参与
    四、城市广场景观要素设计
    1、地形设计

  • 政治或纪念性广场,一般采用平地广场形式;

  • 商业广场和街道广场一般要顺应地形变化。为了营造层次丰富的空间效果,可有意识地采取坡地形式。

  • 如果土地地形起伏较大,可考虑立体式。

    2、绿化设计

  • 公共活动广场周围宜栽种高大乔木,集中成片的绿地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且绿地设置宜开敞,植物配置要通透疏朗。

  • 集散式广场集中成片绿地不小于总面积的10%,且具地方特色。

  • 纪念性广场绿化应有利于衬托主体纪念物。

    3、色彩设计   

  • 纪念性广场不能有过分强烈的色彩,否则会冲淡广场的严肃气氛。

  • 商业性广场及休息性广场可选用较为温暖而热烈的色调,使广场产生活跃与热烈的气氛,加强广场的商业性和生活性。

    4、地面铺装设计

  • 广场中的地面铺装具有限定空间、标志空间、增强识别性,强化尺度感以及为人们提供活动场所的功能。

  • 地面图案设计可以将地面上的人、树、设施与建筑联系起来,以构成整体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地面的处理达到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

    5、景观环境小品设计

  • 功能:点缀、烘托、活跃环境气氛的游赏功能;为人们提供识别、依靠、洁净等的使用功能。

  • 主题要符合广场的氛围:

        纪念性广场要控制环境小品的数量,以简洁、稳重、肃穆的风格为主。商业广场应追求活跃的气氛,造型和色彩也要体现商业氛围。

  • 小品的摆放位置要充分结合人的行走路线和空间的组织,切忌随意摆放。应尽量面对主要人流摆放,还可以与绿化,设施组合,形成趣味空间。

    第三节  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向公众开放的,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公众游憩、观赏、娱乐、进行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的场地。具有改善城市生态、防灾减灾、美化城市的作用,积极而有利地促进了城市经济、文化、环境的发展。
    一、城市公园的发展

  • 17世纪中叶,英法新兴的资产阶级统治者把宫苑和私园向公众开放,统称为公园(Public Park)。

  • 美国第一个近代造园家唐宁(Andrew Jackson Downing1841年出版了《风景园艺理论与实践概要》一书,阐明了浪漫主义的造园艺术。

  • 唐宁继承者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等人设计了以绿草地为题的纽约中央公园的设计。其手法被提炼为奥姆斯特德原则

  • 继纽约中央公园之后,北美各地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

  • 奥姆斯特德在波士顿城市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公园系统的概念,并付诸实际。

    二、城市公园的分类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中将公园绿地分为5个中类及11个小类:

  • 综合公园: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分为: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

  • 社区公园: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分为: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

  • 专类公园: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分为: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

  • 带状公园: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

  • 街旁绿地: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

    三、相关术语与概念

  • 1、城市公园:是供市民游览、休憩、健身和从事户外文娱活动,具有一定游览服务设施和绿地面积的开放园林,兼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以及防灾避灾等功能。公园绿地率要求达到70%以上。

  • 2、公园面积率: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公园面积占该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 

       公园面积率=(区域内公园面积总和 区域总面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563 次数:3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96401 9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402KB
投稿:zzz 进入
上传时间:2016/1/27 19:26:26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