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规范图集 > 图标图集

GB/T32864-201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滑坡防治工程分级、滑坡调查、可行性论证阶段初步勘查、设计阶段详细勘查以及施工阶段补充物查要求、主要勘查方法、物理力学试验与稳定状态分析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滑坡防治工程的勘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026工程测量规范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鞠道律*J.NE可3.1滑坡landslide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质弱面向下向外滑动的地质体和堆积体。3.2滑面sliding plane滑坡滑动和堆积过程中的底界面,包括滑动剪出过程中形成的滑动面和超覆堆积过程中形成的滑覆面。3.3滑体sliding body沿滑动面之上滑动剪出的地质体和沿滑覆面超覆堆积形成的滑动堆积体。3.4滑床landslide bed位于滑面之下相对稳定的岩(土)体。3.5斜坡natural slope由各种地质作用演化形成的在地形上具有高差的自然坡体,如山坡、海岸、河岸等。3.6不稳定斜坡unstable slope具有蠕滑、鼓胀、拉裂等变形特征且变形边界不明显的斜坡。3.7滑坡防治工程锄查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landslide prevention针对滑坡防治工程对滑坡区采用调查、测绘、物探等手段进行地质工作,并编制拗查文件的活动。1理甄素阀Z.ZC.ET
GB/T32864-20163.8主勘探线(剖面)major exploration section揭示滑坡主体结构和变形特征的勘探线(剖面),由钻孔、探井、探槽、物探等综合性勘探点组成。3.9辅勘探线(剖面)auxiliary exploration section揭示滑坡次级结构和变形特征的勘探线(剖面),由钻孔、探井、探槽、物探等控制性勘探点组成。3.10重大地质结论变化major geologic recognition change勘查出与前期地质结论明显不符的地质现象或地质过程,防治工程方案必须进行修改、补充或调整。3.11信息法information-based method根据监测或施工揭露等获得信息,及时深化对滑坡体的认识,指导下阶段工作的开展。3.12初步勘查阶段primary investigation stage以满足滑坡防治工程方案可行性论证为目的的勘查阶段。3.13详细勘查阶段detail investigation stage以满是滑坡防治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图设汗为自的的断查阶段3.14补充勘查阶段supplementary investigation stage以满足滑坡防治工程没图实施阶段为目的的勘在阶段4总则4.1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应在地面调查基础王,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及时分析举握信息。4.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内容和工作量应根据拟治理的滑坡区的地质条件、工作阶段和工程治理需求来确定。4.3滑坡防治上程勘查分为滑坡调查、可行性论证初步勘查阶段、初步设计和施重图设计详细物查阶段及施工补充勘查阶段。各阶段的期查任务应依据本阶段的物查目的任务要求等相关文件综合确定。4.4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应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手段,不应加剧滑坡变形。4.5滑坡防治工程勘查中发现重大地质结论变化时,应及时通知业主单位。5勘查基本规定5.1在开展勘查之前,应充分收集和分析滑坡区的地质资料,开展野外踏勘,了解滑坡体性状和勘查工作条件,编制相应的勘查设计书,经技术评审合格后方可实施。5.2对于小型滑坡,或勘查地质条件简单、治理工期短的滑坡,可根据实际情况合并勘查阶段,简化勘查程序。5.3监测作为勘查的重要组成内容,应采用信息法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及时向业主单位提供滑坡变形等地质信息,并可分阶段提出勘查报告。5.4应根据滑坡体分布和结构特征,有针对性地布置勘查点线,不宜盲目采用等间距方式网格状布置勘查点线。5.5各阶段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宜满足表1要求。5.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各项野外工作应进行现场验收。2阀Z.ZC.EI
GB/T32864-2016表1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滑坡长度(L)或宽度(W)平面测绘比例尺剖面测绘比例尺L(W)<500<>1:500~111001:500~1:100500≤L(W)<1000<>1¥10001¥2001:1000-1:200L(W)≥10001:5000~1:5001:50001:5006滑玻分类及防治工程分级6.1滑坡类型划分6.1.1滑坡运动形式及要素参见附录A。根据岩土体组成和结构形式等主要因素,按附录B的表B.1对滑坡进行分类。6.12根据滑体厚度、滑动形式、发生原因、现今活动程度、发生年代和滑体体积等其他因素,按表B.2对滑坡进行分类。6.2勘查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根据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地质结构或水文地质因素,采用就高不就低原则,按表2进行分类。表稀要弱治工程验毒地吸件复来烟食分袋地质条件特征复杂程度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地形起伏小;神岩性变化不大,地质单斜地层:岩层围岩露头良好,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结构单一:简单沟不发育:地貌界线清楚;第四系阶平缓;节理不单一完整:风化卸荷裂礉地下水补给、径流、类型单一地结构清楚发育不发育,风化层厚度薄排泄条件清楚地形起伏大:冲岩性变化大,地质界粉皱强烈;断层卸荷裂隙发育,风化层水文地质结构变化复杂沟发育;地貌类线不清楚;覆盖层厚,规模大,岩溶强厚度大,岩体结构复杂;大;地下水补给、径型多变地质露头出露差烈,节理发育堆积层厚度大流、排泄条件复杂6.3滑坡防治工程等级滑坡防治工程等级根据滑坡灾害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和威胁对象等因素,按表3进行划分,其中,工矿交通设施等重要性根据表4确定。表3滑坡防治工程分级滑坡防治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三级灌在经济损失/万元≥50005000>且≥500<500<>威胁人数/人≥500500>且≥100<100<>威胁对象工矿交通设施等重要较重要一般注:满足潜在经济损失或成胁对象中的其中之一条,即划定为相对应的防治工程等级。3筑素村网.ET
GB/T32864-2016表4工矿交通设施重要性分类表重要性项目类别城市和村镇规划区、放射性设施、军事设施、核电、二级(含)以上公路、铁路、机场,大型水利工程、电力重要工程、港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民用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油(气)管道和储油(气)库等新村镇、三级(含)以下公路,中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较重要民用垃圾处理场、水处理厂等小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港码头、矿山、集中供水水源地、工业民用垃圾处理场、水处理一般厂等7滑坡调查7.1一般规定7.1.1滑坡调查应在勘在的前期准备阶段进行,作为滑坡防治工程勘香项目立项和布置勘探工作的依据。7.1.2滑坡调蚕应以资料收集、区域环境地质踏勘、地面调查为主7.2区域环境地质踏勘在收集有关资料基础对啦区地形地貌、滑坡类敏见附录3棋进行野外踏勘,分析滑坡所在区域地质基本情况。7.3地面调查地面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滑坡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特征;滑坡边界特征表部特征与变形活动特征;滑坡类型,形态规模、运动形式、形成年代、稳定程度;滑坡及周边地下水特征及地表降雨产流特征;滑坡及周边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滑坡灾害影响范围,承爽体类型、数量及危险性;既有防治工程的结构、现状,评估其功效。8初步勘查阶段8.1一般规定8.1.1初步勘查在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应提交满足防治方案论证要求的勘查报告。8.1.2应初步查明滑坡的岩(土)体结构、空间几何特征和体积、水文地质条件,滑动方向,分析滑坡成因。8.1.3应结合防治方案可行性论证进行,根据试验,结合已有工程经验反演计算,合理确定滑坡滑面物理力学指标,判定稳定状态,提出防治工程方案议。4理甄素阀Z.ZC.ET
GB/T32864-20168.2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内容包括:—滑坡活动历史与宏观变形破坏迹象;工作区地貌单元、地层、区域断裂,核实主要活动断裂分布特征,及其与滑坡的关系;分析各种结构面与斜坡几何关系及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工程岩组,确定软弱夹层和易滑岩组;滑坡体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人类工程活动及植被特征,分析其与滑坡灾害的关系;充分收集水文、气象等资料。8.3工程地质测绘8.3.1测绘范围应包括后缘壁至前缘剪出及两侧缘壁之间的整个滑坡,并外延到滑坡可能影响的一定范围。8.3.2测绘内容应包括滑坡及周边地形地貌测绘、岩(土)体工程地质结构特征测绘、裂缝测绘等。8.3.3当拟采用排水工程方案时,应对滑坡外围拟设置的地面排水沟或地下廊道洞等防治工程所在的地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8.3.4当滑坡危及剪出下部筑物或可能堵塞下部河流时,应测绘包括潜在危险区的纵向控制性剖面。8.3.5测绘应开展滑坡体及周边相关植被特性、人类工程活动和水文地质调查。84操和强8.4.1应初步查明滑坡体结构及各层滑动面的位置,了解地下水水位、流向和动态,采取岩(土)试样。8.4.2勘探可采用主一辅勘探线(剖面)法,不少于一条主纵剖面和一条主横剖面。8.4.3勘探线(剖面)应由钻探、井探、槽探及物探等勘探点构成。8.4.4纵向勘探线的布置应结合滑坡分区进行,不同滑坡单元均应有主勘探线控制,其方向应与该单元的滑动方向一致,在其两侧可布置辅助勘探线。8.4.5横向主勘探线宜布置在滑坡中部至前缘剪出之间。8.4.6勘探点线间距应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结合滑坡规模,按表5确定。表5初步勘查阶段勘探点线间距布置主输勘探线间距主勘探线勘探点间距辅墈探线物探点间距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勘探线mmm纵向60-2406012060240简单横向60-2406012060-240纵向40~160408040~160复杂横向4016040≈80401608.4.7勘探方法应采用钻探、井探或槽探相结合,必要时可用物探方法沿勘探线进行补充探测验证。8.4.8墈探孔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面,并进人滑床3m~5m,拟布设抗滑桩或锚索部位的控制性钻孔进入滑床的深度宜大于滑体厚度的1/2,并不小于5m。8.4.9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大型或大型以上滑坡,可采用探酮进行勘探,绘制大比例尺展示图,进行照(录)像,并应采取滑带与滑体岩(土)试样,测试其物理、水理与力学性质指标。理甄素阀Z.ZC.ET
GB/T32864-20168.4.10应初步查明地下水基本特征,结合钻孔和探井进行地下水位动态观测,分析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分析地下水渗透性等。8.5施工条件调查8.5.1结合拟实施的滑坡防治工程措施,有针对性开展施工场地条件调查。8.5.2对防治工程所需天然筑材料分布、质量和储量进行踏期和评估。8.5.3了解滑坡周围水源分布,评价防治工程及生活用水水量和水质,提出供水议。8.6监测8.6.1初步勘查阶段监测应了解滑坡变形特征。8.6.2监测内容以地面变形和位错为主,并包括(构)筑物变形与开裂。8.6.3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沿滑坡纵横轴线分别布置一条监测断面,每断面监测点不少于三个。8.6.4在勘查区内存在两处以上滑坡变形区情况下,可统一布置监测网。8.6.5对于明显受地下水动态控制的滑坡,应开展地下水位监测,并同时进行降雨量和地表水监测。8.6.6对防治工程等级为一级或底滑面位置不清楚且地面变形明显的滑坡,应沿主滑方向布置不少于一条的深部位移监测剖面,并与主勘探剖面方向相重合。8.6.7监测网应考虑滑坡实际变形特征及分区情况,并结合钻探、井(槽)探点布设,主要监测点应满足设计阶段使用要求。8.6.8监测周期应根据变形速率大小和危险性来确定,不宜大于15d。8.6.9监测资料分析应配合其他勘查成果,相互校核。8.610应定期不定期提供监测报告及利奥J.NE8.7勘查成果初步勘查成果应包括初步勘查报告、原始测试报告等附件和可供可行性方案论证使用的工程地质图册。9详细勘查阶段9.1一般规定9.1.1详细勘查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9.1.2应结合防治工程部署,充分利用初步勘查成果,进行重点物查。9.1.3根据可行性论证推荐的滑坡防治工程治理方案,补充或专门开展勘查、现场试验和测试等。9.2工程地质测绘92.1根据可行性论证推荐的防治工程治理方案,开展工程布置区大比例尺测绘。9.2.2地面排水工程的测绘应沿排水沟工程轴线追索进行,以纵剖面图测绘为主,比例尺宜为1:500~1:100,并在沿线不同单元处测绘横剖面图。923地下排水工程的测绘应沿廊道工程轴线追索进行,结合钻探、井探、物探等,测绘纵向剖面图,比例尺宜为1:500~1:100。9.2.4对地下排水工程廊道应提交进丽工程地质立面图,比例尺宜为1:100~1:20。9.25抗滑桩和锚固工程的测绘沿工程布置轴线进行,结合钻探、井探和物探等,提交沿工程布置方向的地质剖面图,比例尺宜为1:500~1:200。9.2.6挡墙工程的测绘应沿工程布置轴线进行,比例尺宜为1:500~1:200。6筑泰Z..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161 次数:3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194908 9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11.88MB
投稿: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2/8/11 16:14:06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