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占鳌塔
千村水乡
第一章 自然禀赋
海宁地处中国浙江省北部、杭嘉沪平原南端,东距上海125公里,西距杭州61.5公里,南濒钱塘江,内陆面积699.92平方公里,总人口64.03万。海宁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市(县)之一,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皮衣之都”。
海宁交通内接外连,四通八达。沪杭铁路横贯全境,二级站海宁站为沪杭铁路之咽候;沪杭甬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境而过,由高速公路至上海外滩仅90公钟,至杭州西湖45分钟;01省道东连上海金山直达浦东,西贯杭州钱江二桥。市内河港交错,与上海、杭州、宁波、乍浦港等形成河海相连的航运通道,水路运输有客货运线十余条之多,并与京杭大运河相贯通,水网密布,四通八达。
海宁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受东亚季风影响,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市域土地肥沃,河巷密布,沟渠纵横,阡陌交错,物产丰富。自古民谚道:“田熟吃一年,蚕熟用一年”。
海宁人杰地灵,自古以来被誉为文化之邦。海宁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环境,孕育出令世人羡慕的“三大文化”,即“潮文化、名人文化和灯文化”。”三大文化相辅相成,共生共息,源远流长。“壮观天下无”的钱江潮(海宁潮)为世界自然奇观,海宁境内的历史文物多与海宁潮有关,鱼鳞石塘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有“水上长城”之称,乃钱塘江石塘之精华;“安澜园”为清朝江南四大名园;海神庙是江南稀有的古典宫殿式建筑,其广场上的汉白玉石狮、旗杆石、牌坊等精雕细镂,神龙毕真,人称“江南独步”。 海宁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唐有诗人顾况,明有史学家谈迁,清有大学士陈元龙,近代则有科学先驱李善兰、“国学大师”王国维、诗人徐志摩和穆旦、书法家张宗祥、军事家蒋百里、漫画家米谷、辞书学家朱起凤、电影艺术家史东山,当代有科学家沈鸿、香港实业家查济民、著名作家查良镛(金庸)和陈学昭、艺术大师钱君陶等等。海宁硖石灯彩相传秦时已成雏形,始于唐而盛于宋,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有“结彩”、“拗彩”、“纸雕”等传统手工艺,尤以“针工”堪称一绝,其制作工艺精细独特,斐声海内外。
徐志摩故居——文人文化、文化名人
第二章 历史回眸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
海宁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在海宁境内发掘出多处马家浜和良渚文化的遗址,说明早在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海宁属越吴、楚越争战之地。秦朝置郡县,海宁属海盐、长水县,一度曾在硖石设长水县治。西汉属由拳、海盐县,元狩四年(119年)于海盐县置司盐官,为盐官得名之始。
东汉黄武二年(223年)析由拳、海盐置盐官县,县治设于盐官镇,此为海宁设县之始。当时硖石属于由拳县,仍为由拳县治。也就是说当时在现海宁境内有两个县治。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设海宁郡,郡治盐官。此为海宁得名之始。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海宁郡。
元朝元贞元年(1295年)因户口繁多,升县为中州(5万户以上)。泰定四年(1327年)海祀盐官,修筑海塘,天历二年(1329年)海塘修成,改盐官州为海宁州。
民国元年(1912年)改海宁州为海宁县。
1986年海宁撤县设市,为县级市。
二、早期的繁荣
海宁有悠久的商贸业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商货贩运,到了隋朝因“土泽肥沃,商贾并绸”,唐朝时,环绕县治盐官形成了多处集市,南宋期间,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涌入,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且海宁临近当时的首都临安,长安成为水陆要冲,商埠繁荣,以米市为最盛。到了清乾隆、嘉庆年间,在海宁市已经形成了20多处集市。
海宁的工业发展历史也比较早,其所在的杭嘉湖平原,在古代就是我国蚕桑产区,“桑林被野”,有“蚕桑之盛,惟此一区”之誉。蚕桑业的发展带动丝绸纺织业的发展,在宋代海宁市的丝织品就被作为贡品。鸦片战争之后,“工业救国”在沿海城市兴起,海宁的一些半机械工业和家庭工业开始起步,到1920 年前后达到鼎盛,主要行业有粮油加工、织袜、缫丝、棉纺等。海宁皮革工业的发展,也是得益于这一时期形成的基础。
三、古老的城镇
海宁市所处的杭嘉湖地区在历史上就是我国经济较为富庶的地区,城镇历史发展较早,早在秦代硖石就曾被设为县治,隋代盐官被设为郡治,唐代长安被设为桑亭驿,同时袁花也发展成为集市,形成了海宁市最早的四个城镇。我国城镇的形成与交通关系相当密切,纵观海宁市城镇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水运交通、铁路交通和现代公路交通三个阶段。
运河时代发展的海宁城镇
铁路时代发展的海宁城镇
1.水运时代
在民国以前,城镇的布局主要沿水运交通线布置,历史上出现的硖石、长安、盐官、郭店等城镇均处于水运交通枢纽地区。硖石历史上水运就比较发达,是周边地区一个重要的水运中心,到民国20年已有商号98家,行业工会25个;盐官在民国26年以前人口就已达到3万,商贾云集,商业兴盛,仅服务于运输中转的搬运工人近千人;长安镇被誉为水路要冲。
2.铁路时代
1907年沪杭铁路开通,在海宁市境内设了硖石、斜桥、周王庙和长安4个车站,以后又陆续设置了许村、庆云、双三、金利等车站。自此海宁市的城镇发展开始进入铁路时代,城镇的发展重心开始向有铁路车站的城镇转移。首先硖石镇有了很快的发展,解放后县治也由盐官迁至硖石,使其逐渐发展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镇也有了很快的发展,成为仅次于硖石的第二大镇;许村、庆云、斜桥也由于地处铁路沿线和铁路车站的设置,在80年代左右发展成为建制镇。
3.公路时代
海宁市最早的公路交通始于1935年沪杭公路的建设,但由于当时的运输方式主要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公路沿线的城镇数量和人口规模均不如铁路沿线的城镇,这一时期发展较快的城镇有袁花。
现状海宁的城镇体系
四、前期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海宁市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从1978年到现在,海宁市的经济大体经历了4个时期:
第一阶段(1978-1986年):这一阶段是工业化初期高速发展时期,文革刚刚结束,被压抑多年的发展动力得到释放,经济发展很快,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为14.8%。工业发展主要体现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上,到1995年,集体经济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的69.70%。在1980年,海宁市第二产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标志着海宁市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初期。
第二阶段(1987-1991年),该阶段为起伏波动期,经济发展速度低于10%以下,平均发展速度为4.47%。这一阶段由于受国内政治风波的影响,在1989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在这一阶段,海宁市经济发展实现了第二次飞跃,1992年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标志着海宁市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第三阶段(1992-1996年):1992年邓小平同志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海宁市也从1992年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1.60%,其中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为29.85%,第三产业保持了与第二产业的同步增长,平均发展速度达到26.34%。
第四阶段(1997-2002年):国民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持续稳定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09%,其中后三年的增长速度均在15%左右。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其稳定性,没有大起大落,表明海宁市的经济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时期。
表1-1 海宁市在长三角县级市中的地位
| 在浙江省范围
| 在长三角范围
|
GDP
| 7
| 15
|
人均GDP
| 3
| 10
|
地方财政收入
| 7
| 14
|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
| 6
| 14
|
实际利用外资
| 11
| 23
|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
| 11
| 23
|
出口总值
| 6
| 12
|
人均出口总值
| 6
| 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3
| 6
|
人均消费品零售额
| 1
| 1
|
杭州湾南北两翼百强县的经济活力对比
第三章 今日成就
一、全国百强县
海宁是中国的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连续三届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 2003年,由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发布的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前100位县级市中,海宁市位列第25位。在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海宁市位列全国的第24位、浙江省的第9位。海宁也是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之一和浙江省出口十强县(市)。
2002年海宁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55.2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4.2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0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424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42亿元。
2002年海宁市国内生产总值在长江三角洲县级市中(不包括市辖区)列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