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建议书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第一章 编制依据与原则
第一节 编制依据
一、浙江省台缙高速公路台州至仙居段建设项目土建工程S1合同段招标文件和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1999年版)。
二、标前会议所澄清的问题及补遗书等。
三、合同规定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及质量、安全技术规程。
四、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
五、我单位的技术实力以及近年来参加公路、市政等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目前可投入的机械设备和人员。
第二节 编制原则
一、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组织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选派具有多年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路基专业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就近调集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专业施工队伍参加本合同段施工。
二、施工组织:统筹安排施工,做到均衡生产,采用先进的组织管理技术,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
三、机械设备配套: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组成配套合理、高效的机械化作业线,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
四、施工工艺: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内容,结合我单位多年来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运用我公司开发的先进的国家级、部级工法,桥梁钢构部分采用挂篮悬壁施工,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施工工艺,实行样板引路、试验先行。
五、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合理布置生产生活临时设施,施工生产按标准化作业,配合业主与地方搞好关系,做到文明施工。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持线路两侧原有植被,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第二章 工程说明
第一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台缙高速公路是浙江省交通建设“二纵二横十连一绕二通道”中的一连,是浙江省“十五”规划中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全长约有126公里,工程分期实施。
本期实施的台州至仙居段高速公路(台缙高速公路东段),起点为K0+000与同三线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段相交(甬台温桩号为K6+744),在起点处设水洋枢纽。路线所经的主要城镇:临海市的沿江镇、汛桥镇、江南办事处、古城办事处、永丰镇、括苍镇、白水洋镇;仙居县的下各镇、大战乡、止于仙居城关。与拟建的台缙高速公路西段相接,设置仙居互通。
本次招标共划分十个合同段,其中S1合同段桩号为K0+000~K3+100(含互通)的路基及结构物土建工程,主线长3.10Km。
二、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6m,分离式路基宽为13m。本工程路基填料以土石(砂砾、卵石)混合料为主。本合同段软基处理路段总长度约为2.034km,根据路段软土特点,采用塑料排水板、水泥粉喷桩、粒料桩、抽真空结合等载(或超载)预压和预应力预制管桩五种处理方案。桥梁比路基窄0.5m(两侧各窄0.25m),设计荷载汽-超20级、挂-120;桥下净空: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5.0m,三、四级公路≥4.5m;地震烈度:基本烈度VI度;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1/100。隧道采用分离式、单向行驶双车道,净宽10米,最大净高7.12米。
三、工程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为此区间内的路基土石方、隧道工程、桥梁工程、防护工程、排水与涵洞工程、互通立交工程等。
主要工程量有路基土石方挖方7.56万m3,填方23.2万m3,软基处理2.034Km,雪岭隧道单洞延米2553米(左洞1273米,右洞1280米),互通立交匝道2.736Km,其中匝道桥1161米/2座,匝道隧道385米/1座。
第二节 自然条件
一、地形、地貌
本工程所经区域属闽浙~浙东侵蚀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倾斜,至沿海地区展为平原,地貌形态明显受华夏和新华夏系构造制约,山脉与盆地呈北东、北北东向排列。
二、地质概况
本工程工作区揭落的地层主要有:
(1)前第四系地层
侏罗系上统(J3x),以火山碎屑岩为主,主要由酸性火山岩组成。
(2)白垩系(Klc.K2t),主要岩性有中厚层状的紫红色钙质粉砂岩等沉积类岩组成。
(3)第四系残坡积层(el—dlQ),主要为含碎石亚粘土,含粘性碎石等,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山坡,厚度较薄。
(4)第四系上更新系统冲积层,冲洪积层,坡洪积层与冲洪积平原(alQ3、al—PlQ4、dl—PlQ3)岩性主要为含角砾亚粘土,含碎石亚粘土,含粘性土块石等。
(5)第四系全新统冲海积层、海积层、冲洪积层、坡洪积层(al—mQ4、mQ4/al—PlQ4、dl—PlQ4)。
冲海积层、海积层,主要分布于冲海积平原,上部分布厚层海积淤泥,总层厚一般5.0~18.0米。
三、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2月份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作区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区(地震烈度小于Ⅳ度区)。工作区及其附近范围内,地震具有震级小,烈度低等特点,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等有关规定,本工程一般考虑简易设防。
四、气象
沿线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和、湿润、多雨为主,受季风影响,全市气候季节性变化明显。常有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干旱、台风、暴雨等。年温差较小。
根据台州市气象局1951年至2001年气象资料统计:
多年平均气温17.0℃,最高气温40.8℃,最低气温-9.9℃;
历年平均降水量1522.5(mm),历年平均降雨天数170.8(天),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两个雨期,即4~6月梅雨期和8~10月台风雨期;
历年平均日照总数为1764.5小时。
台风是本线路所在区域一个重大气象要素。解放后,登陆台州12级以上的台风13次,最大风力50.4米/秒,历年十分钟最大风速25米/秒(1975年8月)。台风影响一般规律为平均每年1~2次,最多可达3~4次,影响季节一般为7~9月,最早5月,最迟11月。
五、河流水文
路线所经地区水资源丰富,水网密布,四通八达。路线所在区域的河流,以仙葭岭、括苍山脉为分水岭,分属于椒江、瓯江和钱塘江三大水系,河流主要为灵江流域。
永安溪是椒江上游干流,发源于仙居、缙云、永嘉三县交界的大洋山(属括苍山脉)北坡,从南向北经曹店折向东北,经横溪至仙居城关南改向东流,经白水洋东南流,在渡头叶与始丰溪汇合称灵江,经临海至三江口汇永宁江后称椒江,经椒江东海入台州湾。
第三节 施工条件
一、交通条件
本工程临近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35省道(临海至石柱),交通方便。同时利用其它可利用乡村道路(改造加固),局部路段需修建施工便道。外接道路为K0+000处,外接104国道。
临时工程一览表
便道、便桥
| 数量
|
新建便道(Km)
| 0.55
|
新建便桥(m/座)
| 20/1
|
利用地方道路(需改造加固)(Km)
| 0.90
|
利用地方桥梁(需改造加固)(m/座)
| 0
|
二、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
沿线筑路材料丰富,路基填料可利用开挖路堑和隧道土石碴,借方可沿线开采。
圬工结构、桥涵结构、隧道要求的碎石材料及石块,可以自行轧制。结构工程用砂可从永安溪砂场采购。拟和二、三、四合同段联合在原灵江大桥下游设置一个临时码头,以方便调配永安溪砂砾的运输。
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如下页图所示。
钢材、水泥及其他工程材料需外购。
沿线灵江、永安溪及其支流水资源基本可满足工程要求,局部可打井取水,村镇均有自来水和供电设施。施工用电可与业主和当地政府部门协商解决。
三、取料场、弃料场
筑路材料供应示意图
根据设计资料,本工程的取料场、弃料场设置如下表所示。为保护环境,须对取料场取料后恢复绿化,采取适当的防护和排水措施。对弃料场在弃料后恢复绿化,采取适当的防护和排水措施。
取料场、弃料场一览表
序号
| 中心 桩号
| 位置
| 料场性质
| 运距 (Km)
| 取土、弃土数量 (m3)
| 永久 占地 (m2)
| 供应或弃方起讫桩号
| 备注
|
1
| 水洋枢纽A匝道
| 左侧500米
| 弃料场
| 0.15
| 弃方20000
| 4500(经济林地)
| AK0+650~AK1+035(隧道200米)
|
|
2
| K1+600
| 两侧
| 弃料场
| 0.10
| 弃方57000
| 15000(水田)
| K1+820~K3+1000(隧道200米)
|
|
第四节 主要工程特点
一、本合同段临近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施工中要防止对交通的严重干扰。特别是水洋枢纽的B匝道桥上跨甬台温高速公路段。
二、本合同段桥梁上部结构为预应力空心板梁,及路基的预制块等可在预制场集中预制。
三、桥梁工程高空作业和隧道开挖掘进作业,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施工中需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施工。
四、本工程所在区域易受台风季节的影响,施工中应注意考虑。
五、本合同段工程重点在B匝道桥和雪岭隧道。匝道桥采取支架现浇和悬壁浇筑两种方法;雪岭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围岩的监控量测工作,需贯彻始终。
六、B匝道桥预应力悬浇箱梁体系转换工艺繁杂,对质量要求高。
七、大跨径预应力砼连续箱梁采用悬臂浇注线型控制难度大。
八、隧道二次衬砌为自防水体系,采用S10级防水砼,砼施工的好坏直接影响隧道的质量。
九、雪岭隧道汽车通道与正线隧道相交处的三通区为三维空间结构,结构受力复杂,一定要按设计施工顺序进行施工。
第三章 施工总体安排
第一节 安全、质量、工期目标
一、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广泛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严格执行交通部有关文件规定,狠抓“六不准”在施工中的落实,确保施工安全。杜绝重大责任事故和职工因工重伤或死亡事故。
二、质量目标
确保单位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工程质量评分值达到90分以上,工程竣工确保达到省部级优质工程。
三、工期目标
计划于2003年9月1日开工,2005年6月30日竣工,总工期22个月,669天,比业主要求的工期提前61天竣工。
第二节 施工准备
第一批施工人员进驻现场后,立即开始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一、内业准备
1、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查看有关施工规范,编写审核报告。
2、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各种针对性保证措施及重点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3、进行临时工程设施建设的具体设计。
4、根据招标文件合同要求,给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资料。
二、外业准备
1、现场详细调查和地质勘察。
2、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定线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现场指认控制桩位置,对线路进行复测,同时放出线路中线桩和护桩,设置临时水准基点,并整理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备查。
3、现场的“三通一平”及临时设施的修建。
4、建立工地试验室。
5、对地材的生产、供应情况进行调研,与地材供应商签订供料合同,并做好材质检验工作,并填写检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
第三节 临建工程和施工场地布置
本着节约用地,节省投资,因地制宜,便于施工,永临结合,尽量利用既有设施等原则,进场后立即组织临时工程修建,确保早进场,早准备,早开工。
一、施工便道
本合同段施工便道主要是通往各工点及弃土场的临时道路,除以修好的施工便道外,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修建,尽量少占地为原则。
二、施工临建
施工临建设置位置及数量的原则是:租建结合、就近设营、少占耕地、方便施工、方便内外联络、便于管理、节约够用。项目经理部租用房屋,各工程队的生活办公用房及工地试验室采用军用帐篷及砖混结构房屋相结合,屋内外地面采用水泥地面,驻地周围设围栏。。
三、施工用水、用电
1、施工用水
施工用水从溪水中取用或打井抽水。
2、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由既有电网引入,自设变压器及配电柜,由发(配)电室引至各施工工点供施工生产、生活使用,输电距离远且附近无可用电源时,采用自发电。
施工前期,采用自发电解决现场施工用电,以利尽快展开施工,电网引入后,发电机做为备用电源。
四、施工通讯
项目经理部和具备接引条件的施工队安装程控电话,现场调度指挥采用无线对讲机,各工程队队长和现场主要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以保证对内和对外联系畅通。
五、施工场地
为少占耕地,节约投资,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