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城市规划设计

理性回归:城市从快速扩张到生态觉醒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城市扩张历程的成就、挑战与实践黄滢冰,陈明辉,徐启恒摘要:回预和,总结东莞自1988年以来城市扩张的基本特征,结合遥感和G1S技术,分析近30年来东莞市城镇化格局的三个主要演变模式,揭示城市扩张过程中经济、人和交通等方面的红利与困惑,以期更好把握未来,引领新型城镇化的智慧、低碳和生态的发展。关键字:城市扩张,新型城镇化,生态觉醒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者来说,类比东莞这样坐拥无数成就、刷新诸多纪录、创造“神话”的城市,是一个独具特色的坐标参照系,一个可鉴可赏、可解可析的标杆,同时也是可褒可贬,取其精华从中超越的范式。本文简述东莞历史的概况,回顾东莞二十多年来的城镇化历程,结合遥感和GS技术,解读急速扩张背后的城市问题,践行当前城市转型的风向,探索面向未来的行动与计划。1城市扩张的三个模式19882008年是系莞城市扩张的快速期,其扩张过程经历了城市空间扩张二般意义上的基本演变模式(即辐射式、圈层式和跳跃式),2008年以来城市则进入了“微扩张”时期。辐射式阶段,1988年东莞城市用地集中在老城区(莞城),各镇街城市用地规模均较小且较为集中。1988-1993年是东莞城市扩张起步阶段,符合城市化初期的“辐射式”扩张,这一时期各镇街城市设迅速萌芽,扩张呈现以莞城、长安、塘厦及大朗等镇街为“种子”向外“辐射式”扩张的分散发展格局(图1a)。圈层式阶段,1993-2001年是城市扩张进入成长期,呈现“圈层式”加速扩张蔓延期,在前一阶段基础上通过占用郊区耕地的方式向外扩张,尤其主城区、长安、厚街和塘厦等镇的扩张最为显著(图1b)。跳跃式阶段,在2001-2005年间城市进入高速扩张阶段,各镇城市用地均有大幅度增加,除在上一阶段基础上放射状扩张外,还新增加了“飞地”型设用地,即以集聚与扩散同步的模式向外扩张(图1c)。2005-2008年间城市扩张渐入“跳跃式”的成熟期阶段,2008年以来各镇新增设用地趋于平稳(图1d)。二十多年来城市空间演变显示,城市扩张空间分布上己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除山地丘陵和基本农田用地,已基本没有可供城市扩张的空间。伴随辐射式、圈层式和跳跃式的城市扩张过程中,还表现出了空间复杂化及伴随交通扩张的显著特点。首先,在空间形态上,由起初单一的外部空间扩展,向外部蔓延与内部填充相结合的转变。即在演变模式上表现为,“辐射式”到“圈层式”的扩展形态转向“圈层式”和“跳跃式”复合型转变。其次,城市活动与城市基础设施有着密切的空间依赖关系,交通基础设施越优越、可达性越高的区域越易转变为城市用地,即促使城市沿着效益高的交通轴线的方向呈现走廊式轴向扩展。城市扩张表现为以主城区和主要公路干线为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快速蔓延态势,大量耕地、园地被侵蚀。城市扩张过程和城市交通网络的交织过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城市扩张以带动人出行活动的频繁和变化的形式促进交通设施的不断设,而交通设施的设又进一步拉动城市扩张。至2013年,城市以主城区为中心,镇为卫星,以交通和通信网络联结起来的现代化城市已初显端倪。興尚理筑素前网.ET
图1东莞城市扩张过程中设用地增长的三个演变模式(a,b,c,d,其中c,d为第三模式阶段)2城市扩张的“利”与“弊”2.1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但增长要素粗放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市锐意进取、大胆创新,以“三来一补”为突破的“借船出海”战略,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经济指标以超20%的增速,从1978年GDP的6.11亿元到2013年GDP高达5490亿元(图2)。而放眼更大视野,东莞市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国际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中国重要的外贸出基地,世界大多工业产品均可在东莞企业群的“工业生物链”中找到其相配套的行业和产品,世界工厂地位无可动摇。外贸总量连续多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多次被评中国综合经济实力30强、10强城市。以实干和拼搏精神领跑广东省数十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但经济增长伴随两大显著问题,首先表现为空间的失衡性,各镇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年数据平均显示,东莞GDP总值超过200亿的镇为虎门和长安,两镇GDP总值占全市的12%:GDP低于50亿元的7个镇GDP总值仅占全市的6.5%。且GDP最高的虎门镇约是最低镇(洪梅镇)GDP总值的10倍。另外,经济增长要素较为粗放,主要靠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单位设用地产出GDP统计发现,东莞单位设用地GDP孜约为深珊广州的35%和58%。.而立东莞经济增长的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显示,二十多年间,资金增长对东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9%,劳动力增长的贡献率为20%,全要素贡献率为31%。而其中科技进步平均速度仅为0.06。这也说明了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道路上,由“东莞制造”到“东莞创造”,由“制造名城”到“创造名城”还任重道远。55网50c0东荒市近30年G0P情况450040002900一一G0单一第一”业一第二业一第三产15001000的6奇好二三工文书用且E宝首首道自星且留石荟黄自器金月县鲜月黄是路段腰复号君月貝图2东莞市近30年GDP变化趋势图2.2扩张速度超前,但已逼近生态底线东莞二十多年来城市用地扩大约26倍,其城市扩张急速程度、遍地开花模式在国内外大中城市扩张中实为罕至。遥感分析显示(图3),1988年的东莞市用地类型以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占主导地位,共占约96%,城市用地仅占4%,此时的城市用地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的莞城。而到2013年,耕地、园地、林地和水域共占51%,城市用地增至48%,其中耕地萎缩最为严重,约减少31%(不足原有的13),此时的城市用地则表现为全市范围内的连绵或零散分布。城市用地在不足30年中增加了44%,其中以住宅用地占主导(1988年住宅用地为2.7%:2013年40.7%)。Z.Z沁.ET
城市急剧扩张过程亦是大片农田、林地被侵蚀的过程,原有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41,这在短期内对于东莞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但长期必然会造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从而又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人地失调问题突出。2013年东莞城市设用地现已达到48%,大量的工业用地给土壤、水和大气污染治理带来巨大挑战。经摸查,剩余可增量用地不足300km2,依赖传统发展模式将不足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新增设用地逐年减少,城市设应更多地考虑改造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同时也在警示GDP不可作为衡量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城市更新、城市治理将是东莞践行宜居、生态目标的努力方向。3U权4理114Pm19g8了2037地利用?东笔主城丙林地工业用地林地一业用婚草地。开发用地Q城并发用地。10交道运给用链农域其它未料用塘本城。其它未相用电图3东莞市1988年与2013年土地利用分布对比2.3交通系统发达,但依然问题重重城市交通直接影响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的强度、类型和价值。伴随东莞城市扩张交通路网发展迅速,交通的高密度开发特徭较为显著。至2013年,全市公路线路长度为4969km,公路密度为2.02km/km2.1988~2009年是网络系统发展的快速阶段,在路网空间分布上,1988年东莞市干线交通整体水平较低,路网稀疏,可达性较弱。而2009年已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为骨架,镇街公路为支脉的道路交通网络:交通网络节点分析表明(图4),1988年交通节点寥寥无几,到2009年环路增加、交通节点密集,且各节点在网络中的枢纽作用趋于相对平衡,网络向多极化发展:且这一时期公路网结构指标上,自1988年全市路网节点和回路数分别以年均大于8个和5个的速度增加,大大提高了分流车辆和能力和交通的通达性。而从各镇间可达度分析来看,各镇平均可达度由1988年的76分钟提高到2009年的34分钟,加强了各镇间的联系。交通发展与城市扩张相互协调时则可相互促进发展,反之将互相制约,使得各种交通问题与用地矛盾激化。随着城市扩张,东莞市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区域间联系不断加强,但仍凸显诸多问题:(1)城市交通体系单一,交通运输集约化水平不够,表现为缺乏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大容量公共交通对城市结构和用地开发的支撑与引导,难以适应城市转型升级的要求:(2)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偏低,城际轨道和干线铁路设相对滞后,城市快速轨道、快速路网尚未形成,组团间联系道路设施较为薄弱:(3)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全市公交出行比例为11%,而小汽车出行比例为15%:(4)交通规划、设、运营、服务等各交通体系的功能整合存在明显的不足,全市在交通政策、技术标准、票制票价、信息服务等决策管理整合协同程度偏低,缺乏整合高效的客货交通运营组织,缺乏层次结构鲜明的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興尚理筑素前网Z.ZC.ET
图4东莞市1988年及2009年交通节点空间分布对比2.4城市化率高,但人结构不合理城市扩张带动浩浩荡荡的人旦汇集(图5左),2013年常住人832万,外来人643万。户籍大日较为稳定自1949年基本以1.62%的速度增长),而外来人近10年基本维持在77%。外来人自1990年65.6万以14.7%的速度增长,且在2000年254.72万突增到2001年的457.82万人,2001-2009年外来人增长缓慢,并在2010年突增至640.71万人,之后人总量趋于平稳。大量涌入的人是凝聚智慧、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保障。且流动人一般由青壮年劳动力组成,是城市人增长的主力军,也是二十多年来城市经济发展享有人红利的黄金时代。然而外来人所占比重高,人倒挂现象严重。大量暂住人构成东莞社会的主体,包括跨国商务精英、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外来劳工三种人群,均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缺乏本地的根植性。从数量上看,暂住人的主体是普通外来劳工,其在政治上、经济上均处于弱势地位,享有的城市服务待遇也较差,较难实现长期的人力资源积累。从人素质看(图5右),大专及以上人占全市比重仅约为7.45%,远低于广州和深圳的20%以上。另一方面,1988-2013年间,东莞非农产业比重迅速攀升,产业结构从1988年的21.4:51.0:27.6发展为2013年0.4:47.4:52.2,非农水平极高。但从户籍人城市化水平来看,从1988年的22.7%变化到2013年的51.3%,远远低于非农化程度99%。当地农民依靠“坐收地租”获得稳定富足的经济收入,导致农民对发展经济呈现一种惰性,传统观念难以转变,拥有城市居民经济水平的农业人,没有实现地域转移的动力。理罚素前网Z.Z沁.NE1
年能会海人一面情久时1417%一产铺光扫中》中专一个人21.30小学57.08%切中不》图5东莞市人数量变化及文化程度构成2.5水资源量充足,但水质型缺水严重东莞被誉“岭南古邑鱼米之乡”,尤其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属于河网地带,主要有东江南支流、赤河、万江河、谷涌河、中堂水道以及各自的数条支流。全市主要入境水量来自东江、沙河、增江等。东莞水资源总量约26.1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20.52亿m3,地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5.63亿m3),约是北京市的69%,但人均水平约是北京2.35倍。东莞年平均雨量为1820毫米,约是全国平均降雨量的2.9倍,北京的4倍。然而,城市无序扩张和经济粗放发展不可避免以环境为代价的牺牲,污染问题导致东莞水质型缺水十分严重。河流和水库的评价显示,全市全年达到Ⅱ类标准的河段91.5km,占评价总河长的18.4%,Ⅲ类水占6.0%,V类水占8.5%,劣V类以下的河段332.7km,占67%。大部分河流水体水质较差,除个别段非汛期达到区划功能水质保护目标外,均未达标。而22个水库均不达标,其中全年为V类水的水库4个,全年为V类水7个,其余为劣V类水。据统计,自2002年污水量10.27亿立方米,并以年均11.5%的速度增长。分析发现,工业污染水排放是东莞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最大原因,水污染企业主要为工艺落后、设备陈旧、高资源和能源消耗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高污染的电镀、漂染、皮革、造纸服装洗水和印花等行业。求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给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而对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单位GDP污水排放量对比发现,东莞单位GDP污水排放量高于其他主要城市,且排放量是珠三角平均水平的2.5倍、深圳和广州的6倍和15倍(图6)。7.006.156.005.004.334.003.493.002.672.502.001.021.000.390.00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珠三角深圳广州图6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单位GDP污水排放量对比3城市扩张的生态反思3.1城市发展的生态定位3.1.1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东莞2015-2030总体规划》作为国内首例批准至2030年城市总规的试点城市,又恰逢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关键期,城市的目标和定位显得任重如山。历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几经研判和考量,终以“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定位东莞城市未来的发展走向。首先,制造业是东莞市几十年来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带有城市品牌意义和实体经济基础地位的特色。但传统制造业模式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空间失衡、科技含量低和自主创新不足等興尚理筑素前阀Z.ZC.ET
问题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其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生态觉醒是新时期城市总规聚焦的关键,而东莞又独具特色的“山-水-城”空间格局,深度发掘生态特质可赋予未来城市新内涵,同时也是塑造高品质城市空间、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手段,是由“世界工厂”到“家园城市”的必经之路。综上,“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定位志在强调产、城、人的融合,促进城市发展与人、产业、资源、文化相协调,是延续制造业的典范,传承锐意进取灵魂、度身定造的城市发展战略精髓。3.1.2多中心紧凑型生态城市“充分放权、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使东莞迅速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遍地开花式的成区及空间外拓态势致使城镇间界线模糊,呈松散式多中心结构,功能布局混杂,且产业功能联系并不紧密。而多中心紧凑型生态城市的发展导向是反思以往城市掠夺式开发的重要决策,具体以集聚发展、生态优先、有机生长为理念,以生态廊道相隔,城市设用地紧凑发展,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设紧凑型多中心网络结构为城市升级的重要策略。首先,集聚发展,引导工业、物流和服务业等用地集聚,设具有产业特色和服务配套的产业集聚区,并完善产业与居住平衡。其次,保护生态,形成“廊道+绿心+绿道+公园”相协调的生态格局,创以绿色交通系统为指导的交通开发模式。3.2城市转型的生态方向3.2.1新型城镇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结合城市发展历程,东莞应从统筹发展、品质提升、促进融合、体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设。(1)统筹发展,围绕“中心突出、组团发展、快速连通、生态隔离”的指导思想,响应区域和城镇协调发展的内生要求,突破行政区划限制,从“分散发展”转向“统筹发展”构整体的空间发展新秩序,(2一品质提尹,一以高品质的城市设出发,实现城市的内涵武发展。通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人居空间环境的品质提升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另外,东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对其历史记忆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增强市民归属感和凝聚力:(3)促进融合,协调产与城的相互关系,坚持以产兴城,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市集中,调整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和结构,发挥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的联动作用,通过“产城互促”实现“产城融合”:(4)体制创新,推进人、土地、财政、城乡空间及规划管理等方面的制度环境。“人”是要健全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地”是要立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金”是要立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城”是要完善组团式发展协调机制,“村”要分类推进村庄的发展,“制”要推行三级规划管理体制。3.2.2智慧、低碳、海绵东莞的城市规划设存在基础设施投资粗放、设标准不统一、维护运营成本大等问题。为实现城市更加智能、生活更加低碳和适应环境变化及应对自然灾害更加弹性,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参考国内其他省市的相关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东莞市的智慧、低碳和海绵城市设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重大项目议。通过分析东莞城市未来的低碳、生态、绿色、包容等智慧型发展的可行性,确定智慧、低碳和海绵城市发展的目标与策略,构完善的实施体系。智慧、低碳和海绵城市设涉及城市的空间、产业、能源、水、交通等领域,制定的策略体现顶层设计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形成智慧、低碳和海绵城市发展的共同纲领。研究在综合策略的基础上,突出了实际操作的抓手,提出可衔接、可落实、可考评的行动计划,具有高度实操性,可有效控制和引导各个阶段的开发设。3.2.3慢行城市“慢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模式,不同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试图改变以往快速城镇化带来的急躁,有更多的空间供散步,有更多的绿地供休闲娱乐。东莞本身拥有优良的资源禀赋,生态要素众多。划定的基本生态控制线涵盖森林、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興尚理闐素前阀Z心
约占市域面积的44.7%。且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2012年达到了37.3%。“慢城市”的研究和实践不仅仅将放慢城市的快速步调,更是创造一个环境,让人可以抗拒依赖时钟与凡事求快的压力。“慢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目标,更是一种方式,非局限于将会带动多少经济效应,更重要的是人们看透了城市冷暖和政策导向,更加怀念和向往一种充满灵性的生活环境。而“慢城市”将赋予一种活力、真正宜居的共享空间,其步行空间也将充当城市的疗养师,排解城市的浮躁和寂寥,洞见城市问题的症结,了却城市规划者一致以来难以解除的难点。慢行城市的研究也将警醒东莞城市无情扩张的代价,回归自然与理性,带着城市远见和使命出发,迎来街道生活新浪潮和规划生活新概念。3.3城市生态的近期行动3.3.1守护大山大水一一城市生态控制线划定2008年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正是东莞反思城市扩张、回归生态的第一次尝试和重大举措,划定1103km2的市域生态线范围,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4.7%(图7左)。生态控制线旨在尊重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合理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结合城市实际划定生态保护范围界线,并发布实施了《东莞市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生态控制线规划作为城市设的禁区和“高压线”,力图改变传统的“设用地”规划,用“反规划”的思维以限制土地利用、加强生态保护,是在城市快速扩张和环境压力下求发展的理性回归。基于本市的生态环境自然格局和城乡发展状况,以山脉、水系为骨干,以山、林、江、海、田为要素,构“网状廊道”的区域绿地框架,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复合型、网络式的区域生态支持体系,以协调城镇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划定了珠江河地区的海域结构性生态控制区,保护了银瓶嘴山等区域性生态绿核,贯通了珠江沿岸狮子洋水道、东江沿岸湿地的区域性生态主廊道和松山湖两侧山体、同沙生态区的区域性生态次廊道。并作为强制性内容,在城市各层次规划中给予落实同时结合3$技术对东莞市生态控制线内违法用地进行动态监测与预警,进行逐年持续性的跟踪和反馈涉嫌违规用地分布,支撑生态控制线的科学管理。为进一步提高生态控制线规划的科学性,2016年将结合五年来的实施过程对生态控制线规划进行反思优化,完善生态控制线空间管理体系。3.3.2呵护小山小湖一一“社区公园”行动“大山大水”是城市规划对城市生态资源保护的底线,体现了“东山、西水、南海、北江”的自然山水资源禀赋的城市形象。生态控制线划定、监测和预警为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性基础,促使“大山大水”得到严格保护,促进保护自然资源本底,释放生态效益。然而,城市扩张的脚步指向了生态控制线外的“小山小湖”,这些资源因经济发展被迫快速缩减。2014年“小山小湖”识别与管护研究则是生态回归的又一举措,是遏制这一趋势计不旋踵式的回应。该研究识别生态控制线外有保护和利用价值的零散生态资源和城市用地边角料,以惠及市民为视角,管控居民附近有限的山水资源并形成人们休闲游憩的生活空间。同时,改善城乡空间景观格局,塑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特色,增强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市民归属感,以资源“小投资”回馈生态“大回报”。在具体行动计划上,(1)识别“小山小湖”生态资源,通过立生态资源识别标准和遥感解译标志,结合遥感高分辨率影像识别出全市“小山小湖”,共识别数量约3500个(图7左):(2)开展“小山小湖”生态资源外业核查与库,调查其用地类型、用地面积、用地状态、审批状况等属性信息,并形成全市“小山小湖”生态资源库:(3)登记造册与社区公园设,分析和评估各镇街的“小山小湖”场地区位、规划用地、市政交通、市重点项目情况等,协调、汇总、审核并编制“小山小湖保护名录”(登记造册),计划将摸查量的30%作为第一批严格保护对象。同时,在近期计划中(2015年),大数据挖掘东莞市居民活动空间及热点范围,结合人工智能模型进行空间选址,选取了不少于100个“小山小湖”微生态资源用以设社区公园,以“微改造”形式(多自然、少筑,多文化、少装饰)提供市民步行即达、开门享绿的休闲興尚理览素前阀Z心
娱乐空间(图7右)。图7生态控制线范围及线外小山小湖微生态资源(左),居民密集区小山小湖微改造意向图(右)4结束语东莞乘改革开放之风,以“三来一补”、“借船出海”战略,大力发展制造业,跻身世界“工业生物链”,城市呈现了经济突飞猛进、交通横贯南北和融汇多元文化、聚集五湖四海人才的繁荣景象。然而对立的问题开始浮现,靠消耗土地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城市水资源充足条件下却因污染问题造成严重的水质型缺水,城市蔓延使得耕地在20多年间减少了五分之四。且相关研究表明东莞56.1%的耕地处于警戒水平,15.7%耕地处于较差水平,耕地质量的下降主要是经济发展和工业"三废"排放所致o1山。城市扩张己触及城市生态底线2。至2008年,东莞城市空间扩张进入相对成熟时期,城市步入渐进式更新阶段。城市管理者及城市规划者开始用“反规划”的思维,在壮大制造业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更加注重现代生态宜居都市的塑造根据城沛空间、经济产业、土地资源、水资源、交通网络系统等空间格局,引导多中心紧渎型生态城市设。以智慧、低碳、海绵城市为方向,辩证看待“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本”,全面渗透绿色规划理念,坚守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态底线,留住青山绿水,进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城市顶层设计反躬内省,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从城市快速扩张到依托自然资源禀赋营造“城市尽在山水间、公园就在家门”的理性回归。东莞城市扩张的过程亦是生态环境恶化的历程,既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亦是对城市无情扩张的一个沉重而深刻的警示。解读东莞城市快速扩张的历程,在于回顾过去、关注未来、拓展认知,以期国内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大中城市可提前窥见快速扩张的代价,避开城市生态环境遭遇的劫难。同时,寄望通过自我惊醒、自我反思,使东莞城市更新、城市治理的行动计划更加科学、理性、生态!参考文献[]黎夏,叶嘉安.利用遥感监测和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城市扩张过程一以东莞市为例[U,地理研究,1997.04:57-63[2]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一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南方人,2006.02:21-31.[3)童昕,王鲜慈.全球商品链中的地方产业群一以东莞的“商圈”现象为例[U.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1:36-39+49[4]郑艳婷,刘盛和,陈田.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一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地理研究.2003.06:760-768+812.[⑤)叶嘉安,黎夏.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城市扩张与农田流失研究一以东莞市为例[.经济地興尚理躓素衬网Z.ZC.ET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116 次数:0
下载:10.00 收藏:0
等级:
编号:230513 0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826.55KB
投稿:f1001 进入
上传时间:2023/12/20 16:24:13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2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上海郊县乡村更新模式探究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1.公共治理视角下湖北省村庄环境整治对策探索-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5.共建园区模式发展的成效、问题及转型策略——以江阴-靖江工业园区为例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8.撤县并区背景下奉化城市功能提升的逻辑与路径研究——基于都市区网络嵌入的视角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7.可持续生计理论在城乡协同领域中的应用——以诸暨市高湖地区城市设计为例城市文化128.基于社交网络数据的城市文化创意园区识别 ——以深圳市为例城市文化130.市场化背景下的传统地域文化及其对空间的影响 ——温州案例研究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4.创新环境下城郊区域“产-城”空间政策网络研究 ——以环浙大紫金港校区周边区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8.论我国城乡规划委员会的立法现状、困境与对策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3.政府财税视角下城市收缩机制与空间应对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2.多规合一推动下的县市域规划体系变革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10.基于家庭逻辑的武汉市就近半城镇化机制解释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9.城市众创空间空间特征、机制及发展研究城市治理与政策研究06.新常态背景下皖北城镇化发展特征与趋势探讨——基于对皖北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城市文化127.广州传统村镇民居建筑文化符号的特征、差异与保护策略城市文化132.回眸古邑水缭绕——栟茶文化基因解析
住房建设规划64.德国城市更新的法律建制、议程机制及启示 住房建设规划38.社区精神的培育与容器再造研究——以成都肖家河社区院落入口空间为例 小城镇规划63.“丘陵水乡”古镇的水系风貌研究与应用 小城镇规划55.城市设计引导下的特色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探讨——以新疆巴音布鲁克镇为例 小城镇规划56.基于“多元参与”的城中村改造路径探究——以临洮县电厂渠片区改造为例 乡村规划095.区域协同理念下村庄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以临洮县洮阳镇沿洮村庄带产业发展规划为例 山地城乡规划34.山地城市一类居住用地容积率研究——以云南省富源县为例 山地城乡规划25.区域视角下的县域城镇化路径思考——以云南西部山区为例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118.无锡市主城区商务办公空间发展特征研究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117.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的特征解析与完善策略——以关天城镇群为例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116.产业结构转换视角下长沙市的经济崛起 庄园(高级农家乐、度假村)方案设计生态农庄生态园规划CAD 资阳雁江苑小区详细规划 自贡市传统街区改造与更新规划设计 云南大理大学总体规划设计 长寿县政府片区改造规划方案 宜宾合江门街区城市设计方案 完整的农场景观设计生态农庄生态园规划CAD 小区鸟瞰效果图 文化广场平面效果图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