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徐州区域特征              4
    一、地理环境              4
    二、历史沿革              5
    三、区划经济              6
    四、固定资产投资              9
    五、人口生活              10
    六、城市建设              13
    第二部分 徐州区域房地产市场              14
    一、徐州市房地产市场行情分析(2005)              14
    二、徐州2006年徐房指数分析              17
    三、徐州房地产市场容量分析              21
    第三部分 徐州住宅环境特征              24
    一、徐州各区房价走势(2004年三季度—2006年三季度)              24
    二、徐州各区房价走势分析              25
    三、徐州各区房价房价波动节点分析              25
    第四部分 徐州项目规划要点              28
    第五部分 徐州项目的地块价值              30
    一、近期土地挂牌信息(2006年)              30
    二、近期土地成交信息(2006年)              32
    三、徐州土地市场分析              33
    四、徐州项目的土地价值判断              33
    第六部分 徐州项目竞争个案分析              35
    第七部分 徐州项目的销售价格              39
    一、徐州铜山区总体概况              39
    二、徐州铜山区域房屋价格              41
    三、徐州房价走势的判断              43
    四、徐州铜山区房价走势的判断              44
    第八部分 徐州项目财务测算              45
    一、徐州项目周期              45
    二、项目收益情况              46
    第九部分  徐州项目风险说明              49
    第十部分  徐州项目运作建议              50
    第十一部分  徐州项目可研结论              52
    

第一部分 徐州区域特征



一、地理环境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除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皆为平原。丘陵海拨一般在100-200米左右,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全市9.4%。丘陵山地分两大群,一群分布于市域中部,山体高低不一,其中贾汪区中部的大洞山为全市最高峰 ,海拔361米;另一群分布于市域东部,最高点为新沂市北部的马陵山,海拔122.9米。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均坡度1/7000--1/8000,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市地处古淮河的支流沂、沭、泗诸水的下游,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形成北部的沂、沭、泗水系和南部的濉、安河水系。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东有沂、沭诸水及骆马湖,西有夏兴、大沙河及微山湖。
        拥有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84座,总库容3.31亿立方米,以及众多的桥、函、渠、闸等水利设施,初步形成具有防洪、灌溉、航运、水产等多功能的河、湖、渠、库相连的水网系统。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受海洋影响程度有差异,东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西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为2284至2495小时,日照率52%至57%,年气温14℃,年均无霜期200至220天,年均降水量800至930毫米,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6%。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主要气象灾害有旱、涝、风、霜、冻、冰雹等。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二、历史沿革

    徐州历史悠久,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
    春秋战国时,彭城属宋,后归楚,秦统一后设彭城县。
    楚汉时,西楚霸王都彭城。西汉设彭城郡,东汉设彭城国、都彭城。
    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
    魏晋南北朝各代曾设彭城国或徐州,都城或治所多在彭城。 
    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治彭城。
    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五代时各朝置有徐州,治彭城,领7县。
    宋元两朝都置徐州,隶属和辖领变化较频。
    明初徐州曾直隶京师,后属南京。
    清初,徐州先后为江南省和江苏省所属直隶州,雍正末年升为徐州府,辖领1州7县。
    民国初,府废,徐州府地附郭铜山县,后曾设徐海道,治所在铜山(徐州)。
    日伪时由铜山县析置徐州市,曾为伪淮海省省会。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仍置徐州市,属江苏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保留徐州市,初为山东省辖市,后划回江苏省,并同时成立徐州专区,驻徐州市,辖11县市。此后,徐州市和徐州专区并存,不同时期辖属有所变化。1983年,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撤徐州专区,将所辖6县划归徐州市。徐州市现辖5区6县(市)。

三、区划经济

     徐州市自1983年起实行市管县的行政新体制,现下辖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四县,邳州市、新沂市二市,以及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九里区五区。至20051月,共有镇、办事处157个。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28.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增幅提高0.8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来的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90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742.13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505.88亿元,增长15.3%。人均生产总值16258元(按常住人口计算),按现行汇率折算达2084美元。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加快,传统产业在改造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4.0∶50.7∶35.3,调整为12.7∶51.9∶35.4,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7.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城市化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城市化水平达44.8%,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市场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5%(见表1),涨幅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7%。
     
    表1:2006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情况
     

        标
    比上年增长(%)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食品
    # 粮食
    油脂
    肉禽及其制品
    
    水产品
    
    # 鲜菜
    烟酒及用品
    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交通和通信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居住
    1.5
    2.6
    2.4
    -0.7
    -3.6
    -6.6
    2.3
    9.1
    8.3
    1.3
    1.2
    2.9
    1.7
    -3.7
    -0.7
    4.7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加快农村劳务输出,加大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年末全市城乡从业人员484.60万人,比上年增加39.50万人。其中城镇国有、集体、股份制、“三资”等单位从业人员60.13万人,增加0.83万人;私营个体从业人员46.03万人,增加6.53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4.56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比上年下降0.41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劳务输出114万人,比上年增加17万人。
    各项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以骨干企业资产重组为重点,大力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北方氯碱、四方铝业、煤机厂、医药股份等9家企业引进战略伙伴工作进展顺利。2006年末,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已完成328家、占总数的91%,安置职工达18.9万人。生产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启动实施,行政审批、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等项改革加快推进。
        民营经济发展加快。通过完善政策、加强扶持、优化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78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0.1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GDP的55.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工商部门登记私营企业3.07万户,新增5189户,增长20.4%,总注册资本达322.29亿元,增长32.1%;个体户14.25万户,新增867户,注册资金31.26亿元,增长7.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2.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规模以上完成投资614.16亿元,增长26.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513.35亿元,增长31.0%;农村投资完成100.8亿元,增长6.1%。规模以上投资中,民间投资535.2亿元,增长37.5%,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279.61亿元,增长62.2%。民间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达87.1%。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规模以上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6亿元,比上年增长60.4%;第二产业投资423.5亿元,增长28.3 %;第三产业投资188.03亿元,增长23.8%。工业投资402.64亿元,增长31.6%,其中原材料工业投资62.5亿元,机械电子工业投资110.0亿元,轻纺工业投资165.9亿元,分别增长14.1%、56.7%和43.1 %。第三产业投资中,批发和零售业投资66.1亿元,增长42.1%;房地产开发投资69.70亿元,增长11.2%。
        重点建设项目投资情况良好。全市160项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3.5亿元,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1.5%,徐州天成氯碱、芭田复合肥、福润禽业、天璐纺织、金凤凰家具、跃进正宇、美驰车桥、徐州发电厂扩建工程1号机组、徐塘发电厂扩建工程6号机组、坝山电厂、矿大南湖校区等一批重点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全年规模以上投资建成投产项目1072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55.4%;新增固定资产320.1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52.1%

五、人口生活

    人口总量保持低速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72.07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0.51‰,提高0.48个千分点;死亡率为6.99‰,提高0.33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2‰,提高0.15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934.73万人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455 次数:0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86512 1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1.23MB
投稿:zzz 进入
上传时间:2016/1/27 12:30:04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