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说明书
第一章 概 况
一、自然概况
1.区域位置
临汾因濒临汾河而得名,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至今沿用1418年未改。临汾地处山西省西南部, 黄河中游, 地理坐标在北纬35°23′—36°57′,东经110°22′—112°34′之间。南北最大纵距17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约200km。全市大致呈不规则的梯形,东倚巍巍太岳与长治、晋城为邻,西隔滔滔黄河与陕西相望,北起韩信岭与晋中市、吕梁地区毗邻,南与运城市接壤。
2.地形地貌
临汾市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具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临汾市地表破碎,地势起伏,高低悬殊,最高的太岳山霍山主峰,海拔2346.8m,最低处是乡宁县的师家滩,海拔385.1m。临汾盆地纵贯全市中部,把整体隆起的高原分为东西两部分,使境内总体轮廓呈“凹”字型分布。
3.地质构造
临汾市属山西台背斜的组成部分,从太古代末期以来,长期基本处于隆起状态,没有遭受过强烈的褶皱变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断裂构造特别活跃,并伴有褶皱和岩浆活动,使其盖层发生褶皱,形成平缓开阔的复背斜和复向斜,背斜构成山地,向斜构成盆地,这就奠定了市域现代地貌的基础。临汾盆地是山西隆起区轴部形成的一系列断陷盆地之一,这里地质构造复杂,基底岩层破碎,易于发生地震、地裂缝、滑坡、地陷、泥石流、山崩等地壳运动现象。
4.气候气象
临汾市地处暖温带内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冬寒少雪,春风秋雨,夏热伏旱,极端最高气温42.0℃,极端最低气温-25.6℃,年平均温度10.7℃,年平均降水量500—600mm,无霜期平均194天。
5.河流水系
临汾市河流均属黄河水系,多山溪性河流,因坡陡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是其特点。除少数河流有泉水补给外,大部分河流的水量来源于雨季洪水径流。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除黄河干流外,还有汾河和沁河。主要河流流向大体上与两侧山脉走向一致,山脉的脊线成为河流的分水岭。
6.自然资源
临汾市土地总面积2.03万km2,其中耕地面积5308.87km2,素有“膏腴之地”和“麦棉之乡”的美称。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不仅矿种多,分布广,且开采历史悠久。目前已探明的矿种有41种,其矿产资源综合优势度为0.73,在全省各地市中居第二位,矿产潜在价值量居全省之首。尤其铁矿是临汾市重要的矿产资源,其富矿比例占全省富矿的70%以上。市域境内植物资源是全省最丰富的地市之一,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有三种,其中褐马鸡是世界闻名的珍稀动物。
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00年底,临汾市GDP达170.33亿元,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11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5亿元,财政总收入14.9亿元,在全省11个地市中分别位居第3、4、4、5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115.2%。在中西部地区18个省、自治区219地市中,临汾市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分别位居第78、131、75位。
临汾市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三次产业比例为13.1:52.1:34.8;工业以煤炭、焦化、冶金、铸造、建材、纺织、机械为支柱,重型化特征明显,轻重比为1:9。
市域地形呈两山夹盆地分布的“凹”字形态,煤、铁等矿产蕴藏丰富。区域内地域差异明显,中部南同蒲、大运沿线为经济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密集地带,17县市(区)中平川7县市GDP占79.9%,东西两山则贫困落后。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市总人口395.03万人,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年平均增长1.27%。其中城镇人口106.15万人,城镇化水平26.87%。中心城市——临汾市市区城市驻地人口31.6万人。
三、历史沿革
临汾市位于晋南北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这里就有“尧都平阳”的历史传说。“丁村遗址”的发现更有力地证明了临汾从远古时代起,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息、繁衍的地方。春秋时期,晋国初定都于翼城,韩国定都于平阳。秦至唐,临汾为郡的所在地,宋、金、元、明、清临汾均为府或路的所在地。1948年5月17日临汾解放后,初设市,1949年2月成立晋南区,归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同年9月1日改属山西省。1950年1月成立临汾专区,1954年同运城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专署驻临汾)。1971年晋南专区又按原建制划分为临汾、运城两地区。1978年改为临汾行政公署,全区辖17县市。
2000年8月撤销临汾行政公署,设立地级临汾市,辖一区二市十四县。
第二章 规划回顾与规划背景
一、规划回顾
1958年,临汾县首次编制县城总体规划。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贡献是搭起了城市的道路骨架。1960年,对总体规划进行了修订。1971年设市建制后,于1973年至1976年曾多次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但因客观原因都半途而废。1981年,由临汾市建委和同济大学规划工作组编制新一轮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1985年,由临汾市建委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对总规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并上报审批。1992年,市政府委托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调整、补充和完善。
(一)一九八一年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及评价
1.原规划简介
(1)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规划对当时城市存在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①城市东西向架子较长,予留用地多且不规整,工业布局不够紧凑。尤其污染大的工业较分散,不能集中进行污染治理,同类的工业又无法进行协作生产。仓库数目众多,内容重复,地、市、县三级自成体系,部分特殊仓库混杂于工厂、居住用地之中。
②城市用地过大,用地比例失调。工业用地人均38m2,居住生活用地人均47.6m2,而公共绿地人均仅1.6m2,道路广场人均7.04m2。
③城市道路功能不明确;城市道路负荷不均,主要交通干道的线型和路面质量差,机动车道窄;铁路干线分割城市;城市交通管理不善。
④住宅建设速度低于人口增长速度,公建分布不均匀,项目不全,标准低。
⑤水源开采过量,环境污染严重。
(2)规划方案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规划根据临汾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物产、工业发展状况和人口规模,确定城市性质为:“临汾市是临汾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以机械、冶金、纺织工业为主的小型工业城市。”此次规划重点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①规划控制区分为汾河以东和汾河以西两片,控制区面积为170km2。河东为城市中心,河西为工矿企业和水源地。
②规划预测1990年市区人口为15万人,用地规模为18km2,2000年市区人口为18万人,用地规模为22km2。
③确定中心城市用地向东发展,以同蒲铁路为界,将城市分为东西两大部分,西部主要为生活居住、商业服务和行政办公用地。东部主要为冶金、纺织、造纸等大中型工厂企业。
④城市道路采用方格网的布局形式,形成道路骨架。规划中调整道路为分类分级的布置,开辟贯通南北的货运交通干道和联系东西的生活性干道。
⑤城市南部工业区有待进一步发展,只要条件成熟,机场应予以搬迁。
2.评述
此次规划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诸多可行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基本符合临汾市当时的发展需求,但在新的发展条件下,很多问题已经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首先,从城市发展方向看,确定中心城市向东发展,并将东部定位为以冶金、纺织、造纸等大中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区。这在当时河西已分布了众多的工矿企业,靠近大运路,运输方便,且不穿行市区,更易于建设的条件下是值得商榷的;其次,保留并发展城南工业区,使城市核心处于工业区的包围之中,对城市的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从长远来看,也不符合未来生态城市的建设;第三,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机场截至目前仍未搬迁,而且在可见的未来机场的搬迁也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从目前实施来看,还存在如下问题:
(1)仍有部分大型仓库位于旧城居住区内,造成不同程度的扬尘污染和交通组织上的困难。
(2)公建设施,尤其是商业金融用地度高集中于鼓楼南北街、平阳路和解放路中段两侧。
(3)住宅开发建设仍以分散的单位自发建设为主,成片的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开发建设规模仍很小。
(4)城市道路系统不合理,功能不完善,车行道断面窄,交通管理欠合理,造成了交通较为混乱、拥挤。由于长途汽车客运站位于市中心,进出车流量较大,使部分道路负荷过重。
(5)缺乏城市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城内生活垃圾全部堆放于汾河滩地上,对城市环境和地下水质影响较大。
(6)铁路和临钢厂区周边缺乏防护林带,汾河、涝氵巨 河沿岸缺乏生态防护绿地。
(7)旧城改造忽视公众利益,而过于顾及开发商的利益,严重破坏了旧城环境和旧城特色,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缺乏相应的地方法规和具体措施。
(8)对城中村的改建力度不大,且缺乏具体措施,不利于改善城市景观和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城中村在城市中是规划建设的集中难点问题。
(二)一九八五年调整规划(1985—1990)及评价
1.原规划简介
规划方案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1985年调整规划基于临汾的实际情况,对上版近期建设发展进行了调整。
①以南同蒲铁路和汾河为界,把市区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即铁路东为旧工业区,汾河西为新工业区,中部为政治、文化生活、商业贸易和科技区,简称为“三块一体”。三个区功能各异,自然划分,为编制和实施分区规划的理想前景。
②河西工业区根据矿产资源的分布及交通运输情况,结合现有厂矿企业,分三片布置,以污染工业为主。
③发挥城市绿化特点,增设公共绿地,改进道路绿化布局,使临汾成为一座名符其实的花果城。同时,针对河西工业区污染源较多的具体情况,重点搞好防护隔离林带。
2.评述
本次规划调整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辟河西工业区,并明确了一城三区的空间构想,为城市远景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是对上版规划近期建设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在临汾市的区域定位上,该规划仅仅局限于临汾市市区,缺乏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研究临汾市市区的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战略。
(2)把塑造花果城特色的着眼点放在市区公共绿地和街道绿化上,既不科学,范围又过于狭窄,很难真正建成花果城。
(3)对旧城特色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缺乏引导性的规划。
(4)河西部分工业用地规划不利于龙祠水源地的保护。
(5)绿地规划不成系统,各自为政。
(6)对机场周边地区建设缺乏引导性的规划。
(三)一九九二年规划修编(1992—2000)及评价
1985年至1992年六年的时间内,临汾市社会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已成定局,城市职能越来越复杂,中心城市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该时期内,全国经济速度发展很快,临汾市也不例外,上版总体规划受当时的规划观念、政策和经济发展速度等制约因素的制约,在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要求。因此,临汾市于1992年完成了《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使城市建设始终处于规划的指导之下有序地进行。
1.原规划简介
(1)城市存在问题分析
①区域内城镇规模小,布局不均衡。
②城镇产业结构层次低,城镇职能单一。
③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严重。
④城市土地利用率低,城市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不足。
⑤公共设施集中布置在旧城区,各区没有相应的服务配套设施,道路功能不明确,负荷不均,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2)规划方案及重点解决的问题
①编制了临汾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明确了市区在市域的地位,并对市域交通、电力基础等设施和风景旅游作了轮廓性规划。
②规划市区形成路东工业区、路西中心区、滨河生活区和河西工业区四块一体的总体布局结构。
③增大城市路网密度,拓宽改造城市道路,形成二环双“十”字的道路结构。
④规划鼓楼东大街为商业步行街,设置滨河体育中心。
⑤机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搬迁。
2.评述
1992年规划在1981年和1985年规划的基础上,针对原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对指导城市建设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仍有以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1)机场:尽管在历次的规划方案中均提出机场搬迁,但实际情况是,部队几乎每天都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