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世博会万科馆扩初设计说明
2010上海世博会万科馆扩初设计说明
目录
1 总说明
2 总平面
3 建筑专业
设计依据
建筑特征概述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剖面设计
竖向交通设计
无障碍设计
声学设计
建筑面积分配
钢结构的防火
非承重外墙
屋面
门窗
连接桥
楼板
内装修
建筑节能
建筑轴线命名
建筑消防
4 结构专业
工程概况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建筑等级分类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上部结构设计
地基基础设计
结构分析
主要结构材料
5 设备专业
设计依据
空调、通风系统
生活给、排水系统
消防系统
自动控制与计量要求
管材、连接及保温做法
6 电气专业
设计范围
供配电系统
照明系统
动力系统
公共及事故广播
7 弱电专业
设计依据
设计范围
综合管路
机房面积及分布
系统功能及结构
1 总说明
工程名称:2010上海世博会万科馆
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1.1.1.2 《世博会临时建筑物、构筑物防火设计标准》,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编制。
1.1.1.3 《世博会临时建筑物设计标准》,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编制。
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1.1.4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馆规划设计文件——万科企业馆》2008.6
1.1.1.5 上海市测绘院绘制的地形图,编号20090115079
1.1.1.6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浦西临时场馆及配套设施工程—企业自建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绘制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绘制时间:2008.8,工程编号:2008-G-162-8
1.1.1.7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万科企业馆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绘制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绘制时间:2008.12,工程编号:2008-G-284
1.1.1.8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一)》(甲方:上海万科宝山置业有限公司,乙方1:北京金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1.1.9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甲方:上海万科宝山置业有限公司,乙方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1.1.1.10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万科企业馆项目设计咨询合同》(甲方:上海万科宝山置业有限公司,乙方3:北京多相建筑设计工作室)
1.1.1.11 2008年12月2日甲方提供的《万科馆主展厅方案(平面和剖面) Main Show Plan Set(Plan & Section)》、《万科馆等候区、前展厅、中庭、后展区方案(平面和剖面) Waiting Area,Pre-show,Plaza,Post Show Plan Set(Plan & Section)》以及甲方对之后的历次修正的确认
1.1.1.12 2008年9月18日甲方对乙方3提供的《080911万科企业馆方案调整》的确认
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气象条件(上海市区)(数据来源: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最热月平均温度27.8℃,最冷月平均温度3.6℃。
冬季盛行偏北风,12~2月风向频率54%,夏季盛行偏南风,6~8月风向频率53%,年平均风速3.1m/s。
平均年雨量在1149毫米,24小时最大雨量581.3毫米,12小时最大雨量563.0毫米,最大1小时雨量151.4毫米。
最大积雪深度一般小于10厘米,最大冻土深度8cm。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本工程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建造本工程拟建建筑物;
场地属Ⅳ类建筑场地,处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
高地下水位埋深可按0.5m考虑,低水位埋深可按1.5m考虑,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地下水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场地无暗浜(塘)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拟建场地杂填土厚度较厚,地面下0.5m左右有厚约0.3m的混凝土地坪,且局部有原有建筑物基础分布,地基基础施工时须引起注意。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上海万科宝山置业有限公司新建的2010上海世博会企业馆。
建设地点位于上海市浦西卢湾区、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E片区E05街坊内,地块编号E05-05。
E片区为独立企业馆区,位于浦西世博轴东侧。E05街坊由龙华东路、西藏南路、苗江路、望达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8.57公顷。万科馆所在的E05-05地块位于E05街坊中北部,高架平台东北侧,距离轨道8号线西藏南路站约550米,距西藏南路隧道控制线约280米,距浦西世博轴约320米,距黄浦江岸线约200米,距园区半淞园路出入口约70米,距园区西藏南路出入口约450米,距E片区南侧水上出入口约200米。
用地:用地为方形,东北-西南边长约73m,西北-东南边长约69米,用地平坦,无保护古树。用地东南方向面对E05街坊的中心广场,西北方向临龙华东路,东北、西南临园区疏散道路。
建筑控制线:用地东北、东南、西南三个方向建筑控制线无后退用地红线要求,西北方向建筑控制线后退用地红线10m。
市政基础设施的接入:所有市政基础设施均从用地东南侧的广场接入。
建设规模:本工程总用地5000㎡,总建筑面积6498㎡,地上2层(局部4层),无地下室,建筑总高度20.0m。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是万科馆土建工程的扩初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自动控制、消防等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的工程做法,以及用地范围内的总平面设计。本次设计不包括如下内容:室内装修的设计的图纸,建筑周边景观设计和展览设计。
设计分工:本设计的建筑设计咨询方为北京多相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电气、设备专业的设计方为北京金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设计方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为体现万科馆的主题——全球变暖,建筑以环保的防火秸杆板做为主要的室外、室内装修材料。建筑形体以圆台为空间单元,通过并置正圆台与倒圆台,形成建筑整体,建筑被形象地称为“麦垛”。圆台内部称为“筒内空间”,用于展演及后勤空间。圆台外部称为“筒外空间”,多个圆台围合而成中庭,中庭空间不封闭,与室外联通成为流动空间。建筑三面被景观浅水池围绕。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5000㎡
建筑占地面积:3309㎡
建筑面积:6498㎡
其中,展厅的使用面积为3292㎡,后勤服务空间的使用面积为1073㎡。
绿化面积(水面面积):589㎡
建筑密度:66%
容积率:1.3
绿化率:12%
建筑高度:20.0m
建筑层数:地上2层(局部4层)
用电设备安装总容量900kW
日用水量 48?/d
空调:由街坊集中冷冻机房提供冷冻水
2 总平面
出入口
观展主入口、主出口:按照世博园规划的设置,均面对用地东南的广场,南侧为主入口,北侧为主出口。主入口有两个:一个是观展主入口A,供参观主展厅的观众使用;另一个是观展主入口B,供仅参观后展厅的观众使用。
残疾人及VIP出入口、万科工作人员出入口:在用地东北。
后勤出入口:在用地西北。
疏散出口:在用地西南、西北布置了一层的疏散出口,以及二层出口的室外疏散楼梯。
景观水池
建筑三面被景观水池环绕,在主出入口处地面联通。景观水池为浅水池设计,水深20cm。在疏散出口、后勤出入口处的水池铺设钢格栅,与周边道路连通。
景观水池在西北方向退后用地边界2m。
3 建筑专业
设计依据
总说明中已列举的有关批文;
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785-2008
《建筑工程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建筑特征概述
本工程设计等级为三级。影院部分按照乙级电影院设计。
本工程为临时建筑,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年,对公众开放的使用期历时半年,为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博会结束后,建筑将被拆除,并将土地归还。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结构,建筑结构重要性系数0.9,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防火设计的耐火等级为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为III级。
本工程根据使用要求和相关规范作智能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
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建筑功能分区
万科馆对公众开放的空间由两部分展演空间组成:一部分是“观影展区”,为一个500座的4D影院,包括等候厅、前展厅、主展厅、过渡桥及过渡厅,主要分布在建筑二层;另一部分是“后展区”,为4个独立展厅,分别为后展厅A、B、C、D,全部在建筑首层,展览形式多样(包括传统媒介、实物、多媒体、互动装置等)。观众可独立参观观影展区或后展区,也可连续参观两个展区。参观观影展区的时间约为45分钟,参观后展区的时间约为20分钟。
万科馆设独立的VIP出入口及其接待空间。
不对公众开放的空间为后勤服务空间及设备机房。
平面布局
建筑由3个正圆台及4个倒圆台组合构成。正圆台有:等待厅(通高),后展厅B(二层为过渡厅),主展厅(一层及一层夹层为后勤区)。倒圆台有:后展厅A(通高),后展厅C(二层局部为过渡桥),后展厅D(二层为前展厅),残疾人及VIP接待厅(二层为VIP会见厅)。
圆台编号:每个圆台有一个英文命名的编号,分别为A~G,称为A#筒…,详见《总平面图》。
建筑首层的空间有:等待厅,后展厅A、B、C、D,中庭,残疾人及VIP接待厅,VIP接待厅,主要的后勤服务空间及设备机房。后所有展厅围绕中庭布置。中庭的顶部有采光天窗封闭,中庭侧面圆台与圆台之间的空间不做封闭。
建筑一层夹层为后勤服务空间。
建筑二层的空间有前展厅,主展厅,过渡桥及过渡厅,VIP接待厅。
建筑二层夹层(2.5层)为后勤空间,包括前展厅后台、前展厅投影机维护通道、主展厅控制室。
在主展厅、前展厅吊顶下设置了马道,两个厅的马道是连通的,供安装展演设备及检修使用,马道通过在前展厅左后台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