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国和世界的角度
     
    打造延安
     
     
     
    延安——中国只有一个延安, 
     
    它是每一个追随中国革命的有志之士顶礼膜拜之地
     
    它的面貌不仅代表延安人民的面貌,它是国人是否会继续感到自豪和骄傲的根本!
     
     
     
     
    延安——世界只有一个延安
     
    它是每一个惊叹中国日趋强大的国外友人辗转追根溯源之所
     
    它的风采不止是记忆延安城市的发展,更是友人能否认识到这是今日中国雄起、腾飞的孕育之源!
     
     
     
     
     
     
     
    有谁会忘记,改革开放前陕北的贫瘠曾带给国家领导人内心的愧疚!国人的心酸?!
    近年来延安的腾飞让每一个带有感恩之心的中国人欣慰、鼓舞!,
    半世纪前,陕北人民倾其全力哺育了新中国革命的开国元勋
    21世纪后,陕北人民用他们的努力成果让世人感到震惊!
     
     
    延安人民从来就不缺伟大的创造力!
     
    昨日孕育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今天的必将建设一座令世人难忘、永恒的记忆之城!
     
     
     
    9月下旬,受延安商业局领导的邀请,我们设计院、方案规划人员、策略师等一行7人以走进延安、触摸延安、感受延安的心情度过难忘的延安调研、考察之旅。
    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延安城市的日新月异,蓬勃发展、同时感叹延安人的气魄和手笔.
    无论驻足枣园旧址、宝塔落日、百米长路还是闲步在二道街喧闹的商业区既惊叹于延安新站主楼现代与陕北人文风情的完美结合、更沉醉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建筑群夺人心脾的细腻巧工!
    延安,无好建筑?延安都是粗放式的建设狂潮?延安不尊重设计、不尊重市场论证?延安仅是财大气粗?延安只是大、不求细节只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不知是外界的传言?还是延安的发展太快让人略微心生妒嫉?
     
     
    商业局的工作人员带我们约见了凤凰宾馆食品公司新华书店等多家单位的同志,大家畅所欲言,广泛交换意见,即描绘了未来改造后企业的发展前景、后期经营的提升;又充分考量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过渡的安置。并探讨各种敞开胸怀借助外力合作的可能性,同时深深认识到过去仅凭各自铺面,单打独斗抱着金饭碗苦捱的困窘;更希望把目前小规模的发展模式改变为与延安人民共享的创业平台、财富之都!
     
     
     
    同期我们在延安的市调人员通过随机调查发现
    1、      延安的商业发展建设空间巨大、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动力强劲
    2、      百姓对自己城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感受颇多
    3、      渴求全面提升商业服务配套标准,并期望早日享受和拥有到常常在外地消费却无法给延安人自己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加的税收以及满足各种文化生活需求的设施。
     
     
    另外根据多年来对全国各地到过延安、短期生活在延安的各行业人士、外国旅游者、学者意见的积累资料分析
    延安的红色旅游价值、怀旧价值、新的创业之都价值、人文价值、能源产业衍生价值、城市发展整体效用潜力巨大,挖掘空间无法估量。
     
     
    只是目前大家的精力尚未从热点的主行业转移过来,第三产业、民间贸易、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仅处于萌芽状态;现代化的办公、灵活的酒店式公寓、多功能动感十足的商业街区均未形成,国内、国外一线的服务品牌、商业品牌、娱乐品牌很难看到,低水平的模仿,高收费、低服务的门店比比皆是;除了缅怀之情尚能留住各方宾客外,无法从外地人的口袋中掏出更多的钞票!延安人仅能赚陕北人自己钱的现象非常严重!
     
    回过头来分析我们地块的特点:
     
    地段:
     
    地块一:身处一道街、二道街、延大附院包围,三面临街的无尚珍贵宝地!
    地块二:地处东关正街,延河桥到百米大道的必经之地,传统的闹市!背靠清凉山,面闹内静,方便、快捷之所!
     
     
    现状:
    地块一:三家单位:一家4000多平方米的传统宾馆、一家数十张床的旅社、一家延安人最熟悉的新华书店,几十间出租的小门面,854060平方米老旧的职工住房。
         地块二:临街为已出租的酒店,里面拥挤着公共用的停车场,84户职工住房,临时出租的大棚,
     
    现实问题与思考:

  1. 几家单位目前自有资金较小,企业经营状况一般,职工收入与延安日益提升的物价渐渐形成倒挂,想要依靠现状得到改善几乎不可能。同时,周边环境日趋喧闹已不适宜生活。

  2. 企业经营如何提升,职工收入如何增加,居住条件可否改善,是活生生的现实问题,如何通过这次借助外力进行资源整合,既让企业借此机会得到质的提高,又要满足职工生活改善,并把一个企业内部的产业办的更加社会化,真正成为延安商业战线的标杆性企业。

  3. 延安市建筑设计方面多年已形成自我独特的规划、建设习惯,城市的建设有自己固有的认识,这与其它城市或百花齐放、或单一品相还有一定的不同,如何建设一个地标性的建筑、既不冲击城市规划的固有习惯、又让各界眼前一亮;既保障改造企业原有业态的持续,又整体提升品质;既满足合作企业投入产出的经济需求,又大大增加城市商业功能。这些问题又看似是无法调节的矛盾,无法破解的两难悖论!

  4. 如何吸引大型商业品牌企业入驻延安,进驻我们项目,能够在改造前拿出吸引、符合他们近乎苛刻的进入标准,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论证、洽谈和妥协。这又是我们的项目如何借力打力的重要环节。

  5. 如何在大商业引进困难,另立途径做精做巧,作特色商业,把我们的企业既保留原有业态,安置一部分职工,又能够在新建商业街、公寓楼、办公楼等方面安排培养物业、商业管理的队伍,不仅满足现有职工安置,也能扩大新的就业机会作为另一选择。

  6. 如何完成我们的职工适应新工作环境的观念转变,从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向专业化、规模化、正规化转变,能否快速完成这个过程。

  7. 如何把目前的延安商业中心向西延伸,扩大,这应该也是对我们极具挑战的命题!

     
     
    带着这些问题,带着商业局领导的嘱托、相关各单位职工的期望、带着对延安的的各种信
    息我们回到西安,我们进行多种的商业业态模拟、换位思考、转换角度,征询各方意见,调集
    各地商业项目模板。。。。。
     
     
    我们深知,一个建筑的诞生,决不是设计师一笔钩过,也不是哪一张大嘴信口开河。而满
    带延安重托的这两个项目不是我们做活、赚钱的生意,它是我们对延安这座城市,抚育过创建
    共和国英豪十三年的延安百姓曾经生活过的延安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也许我们的努力与大家的希望相差甚远,但我们会快速接近最终的期望!
     
     
    延安已遍地精品,各界人士时时品评着它,挑战无处不在!
     
    但我们坚信,有延安优秀的城市管理者的把关、延安各级领导的关怀、有延安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有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商业品质的企业领导人,有懂得生活、向往美好事物的延安210万人民的配合!
     
     
     
     
     
    我们共同站在中国和世界的角度
     
     
    ————打造延安!
     
     
     
     
     
     
     
     
     
     
     
    我们要了解延安什么?
                         
                     
    ——延安的今天、未来 
     
     
     
     
     
    1、      延安概况: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35°21′~37°31′,东经107°41′~110°31′之间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地区为邻,东西最大横距257.8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39.12公里地下地上资源十分丰富土地面积辽阔,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和设施农业前景广阔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以中华民族圣地黄帝陵、中国革命圣地延安、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驰名中外。
    市内现有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等革命旧址350多处,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延安民间文化积淀深厚,社火、灯会、转九曲等民间文艺活动和信天游、农民画、剪纸等民间艺术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
    近年来,延安坚持实施“开放带动、城市带动、产业支撑”的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有了较快发展。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2.76亿元。
    延安城市中心规划区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5.5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和流动人口21.2万人。城市基础设施日
    益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7元。对外开放先后与江苏无锡、连云港,上海宝山区、卢湾区,深圳龙岗区,北京石景山区,山东潍坊,福建福州,浙江嘉兴,贵州遵义等13个市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基本形成了一条联结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协作带。与德国埃尔富特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成效明显。2003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和协议项目235个,其中合同项目119个,总投资39.2亿元,已有96个开工建设,到位资金13.3亿元,项目履约率达到80.6%,资金到位率达到56%。
     
     
    
     
    2、      延安分析
     
    延安城市人口分析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215.0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4.38万人,增长2.08%。全年出生人口为20499人,死亡5970人。出生率为9.59,死亡率4.4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6 
     
     

    年度
    总人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
    2002年
    200.74
    9.21
    4.82
    4.39
    2003年
    205.61
    9.72
    5.32
    4.4
    2004年
    208.8
    8.7
    3.54
    5.17
    2005年
    210.7
    9.01
    4.82
    4.73
    2006年
    215.08
    9.59
    5.16
    4.43

    
     
     
     
     
    延安市经济分析
     
    2007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94.03亿元,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全省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59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479.93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72.51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0 80.8 12.2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295 次数:0
下载:免费下载 收藏:0
等级:
编号:112987 2
文件格式:word文档
文件大小:7.84MB
投稿:CAD 进入
上传时间:2016/3/4 9:28:48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