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W0T分析优势 Strength区位优势,位于武汉市新区内,周边有汉江组团、四新组团、沌组团,与武昌区隔江相望交通优势,位于城市二环线与三环线之间,及未来的轨道交通穿越,也有水路运输条件生态环境优势,四湖环绕、滨临长江,有良好的自至武昌四新是汉区的迅博中心项目地过江隧道区的触媒项目:有良好的政府支持,四新是汉阳政府开发的重点,也是武汉即将实施的十大项目之劣势 Weakness四新地区内交通网络和设施尚不完善周边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缺乏至沌铁路穿越基地,产生阻隔,影响基地的交通联系;长江防洪堤的限制,场地标高与江堤标高的差距带白沙洲长江大桥来的技术问题,以及空间景观方面的影响目前该地区没有良好的区域形象机遇0 oportunity武汉市会展产业的发展满要更多与更完善的空间支与现代制造业、汽车生产基地、科技教育文化中心的紧密联系为将来发展会展、博览及相关产业提供规划梅子路与二环线的落实将会增强基地与C8D业中心、产业园、科技园的紧密联系;规划中的轻轨3、6号线穿过四新地区,为基地的大运量客流提供条件滨江可使城市会展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并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与形象四新组团设的启动,有利于周边基础设施的完善;同时博览中心的设也有利于带动周边土地的开发与设防洪堤的调整给基地提供更大的完整性空间挑战 Threat中心的定位、规模与形式,以及与区域和城市之间堤庳标高30.0最高水位27,73M其他会展博览中心的竞争与错位经营铁路线与防洪堤的调整等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投地面标高220-25.0M基地内已征土地较多,且布局分散,在可规划有限的用地内,需与周边各利益方相协调该地区居民的安置和就业问题∧ TKINS0
五.项目定位1.项目定位以展览、展示为主导功能焦会展、科技、商务、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的国际博览城,华中地区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2.开发模式复合型博览城会展作为城市功能的一个载体,除展览基本功能外,逐步衍生出与博览相关的城市空间功能,如商务,贸易、商业、居住等。会展业的空间发展过程已相对分散逐步过渡到相对焦聚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博览商务区本项目借鍳国内回外的博览空间发展经验,开发模式采用一定程度上功能聚焦的复合开发模式,实现不同城市功能间互动、综合价值和长期价值最大化有效地推动新区会展中心的设复合开发的核心理念是规划的长远性和相关资源的整合,强调产业链的延长和城市功能的多样性。把可控制的资源,最大化整合到地产中,营造有活力有吸引力、丰富的城市生活。复合开发模式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城市的土地价值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型会展设施的四大核心功能应与区域乃至城市紧密联系与结合,达到空间资源配比最化,、L∠1公里:会展核心功健图向南多不超公里3公里:与会展核心功能圈关联最为紧密的区域功能圈层距商在3公里范围内综合效益最大行政5公里:由会展核心功能、相关区域功能行生出了具有空问聚合的部分城市功能,辐射半径在5公里范围会议博仓会展酒店娱乐休闲旅游ATKINS11
1.2功能结构博览城集聚了会展、商业、科技、文化、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形成“一环、二轴、三区”的空间结构体系一环:环绕博览堿链状的公共绿地开敞空间二轴:东西向的文化生活轴和南北向的滨水发展轴构成博览城的发展“T”轴。三区:博览城形成了三个区域即博览商务区、生活性服务区和居住社区会展商务区拦江堤路东侧为会展商务区,包括会展中心区、商业综合区、博览旅游区、预留发展区和商务住宅区等五个区域,形成以会展为核心,配套完善井充满活力的功能区域生活性服务中心区拦江堤路西侧为生活性服务中心区,与四新片区生产性服务区共同构成现代的城市中心区以公寓、商业、少量商务办公、文化设施为主的混合地区,主要功能是提供核心商业区的生活服务设施。此区域可随着区域的逐步实施而加以调整,可成为商业中心、住宅组团、办公乃至休闲开放空间的任意一种,如此可确保区域的弹性发展井兼具调控市场的功能。文化设施聚集在中轴线的绿岛上,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加强会展与文化产业间的相互联系居住社区居住社区位于核心区外围,延续四新控规对居住社区的规划理念—中轴线中轴线规划由行政中心区至会展中心,形成一条面向长江,突出开阔水面的中心生态景观水轴线,成为城市的“蓝带”。规划文化娱乐设施于中轴线内,使城市蓝带既是城市景观中成为旅游观光的必经之处,又是市民娛乐休闲的好去处功能结构图居住社区居住社区==博览商务区展轴TIIIiIIIIIITHHHHHHHHHHHHTIIIIIIID>∧ TKINS15素前网
2.土地利用作为城市中心城区配套的用地,博览城的土地利用应呈现以下几种趋势规模化:新区规模开发产业化:多产业的有效合作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生态化: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的生态结合,营造绿色生态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博览城以会展用地、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等为主2.1居住用地规划规划中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在居住区有机的构筑水系提升环境品质:结合核心区布局商住、商务混合用地,实现居住与就业的就近平衡。依托中心区优美的景观生态环境,规划设施完善的社区服务,设“生态型、社区式”的生活居住环境2.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共设施用地为居住区级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用地。包括图书馆、音乐厅、影剧院、文化宫老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文化设施用地以及体育、医疗、教育2.3道路广场用地规划规划博览城以具有高效、便捷用方格网道路系统,规划递统、水上交通系统 通网络与静态交通体系,组成多网络层次的城市内部交通系统2.4绿地规划图例:结合区域内的自然地理条件,规划城市绿地采用点、线、带状绿商业用地地和水系相结合的布局方法。延承原有规划中绿地系统框架商佳混合用地造完整合理又富有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居佳用地规划区域功能规模表展览用地用地性质面积比例旅馆业用地游用地1202.3331.1商住混合用地3100文化设施用地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公井绿地预用地14785总用垅面积649.541000%16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规划设计
3.道路系统武汉市作为区域性会展傅览中心在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运输等方面均有优势。1规划原则以公共交遹主导开发模式(I00)为前提立整体性的道路系统,确保道路系统有充分的容量和连续性道路系统霱有灵活性和较高的焦散能力,提供多种路径选擇。支路网有较高的密度,以便交迺能够有效的利用街区支路迸行循环道路与土地开发相互协词,整个路网采用网格形式,合理尺度的地块划分,能够有效促进交循环3.2道路等级整体道路等级,会展大道提升为城市主干道,会展一路、会展二路,会展三路、会展四路皆为城市次干道,满足会展区大量交通琉散的要求,同时与周边路网进行合理的衔接3.3道路竖向为保证中轴线水面的连续性,体现荡气回的宏伟气势,从中轴线上穿越的道路皆采取下穿的道路竖向处理方式,下沉纵坡度为1:15道路系统规划图3.4路网格局考虑用地经济性、会展中心筑形态,周边路网格局等因素,对原有规划路网格局进行了一定的词整,方案最终呈现的是棋盘式路网形态,与整个城市肌根据地块用地性质的不冋,以及与阃边路网的衔接,对路网间距进行词整:居住地块一般控制在400-500的宽度;商业地块控制在150-20)的宽度整个路网中,主干道间隔控制在1000米~2000米之内,次干道间隔控制在400米~600米之内,支道间隔则控制在200米~300米之内原有控规路网格局议调整路网格局Ba目日日群题18武汉国际博览中心规划设计
4.开放空间公共开放空间分析图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根据各功能区域对公共活动场所的不同要求构成由“点、线、面”结合的公共开放空间体系4.1主要广场博览城内有市民广场及文化休闲广场,市民广场位于中轴线的起点,文化休闲广场位于会展中心内4.2主要滨水行人道在中轴线的两侧各有规划一条滨水商业步行道及一条渗入居住区的滨水行人道文化设施4.3主要公园鹤舞公园与市民广场相邻,文化公园位于中轴线上,拦江堤路的西侧,与中轴线水面构成城市的大型中央公园一共享带4.4水系根据武汉新区沟渠密布的特点,四新规划将感水潮、南太子湖、龙阳湖、三角进行连接贯诵,改善湖泊水质,构“四澜连诵”的内河网水系在规划中,将这种水资优势发挥到极致,把水有机地引入中央公园、会展中心、居住区,与四湖连成一体,构筑一座独特的博览水城,改舊环境品质,提升土地开发价值,解决四新新区设的部分工程土方量缺。市民随时随地能与水亲密接触,改变人们的居住生活方式,丰富武汉的“水文博览城的水源来自四新片区的四湖,与片区的大水系连成一体区域水系网络图博览城水系网络规划图⊥⊥zS0.N意大利人的闲暇时间都是在广场上度过的;伦敦的文化表演有很大部分是在街上上演的:巴黎的市民与游客都喜欢在街边的露天咖峰茶座停留半天,在最近的四十年,西方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及这些空间内的公众生活,重新得到高度重视和保护,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改善和开发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创造新的城市生活和文化ATKINS19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82 次数:0
下载:10.00 收藏:0
等级:
编号:191650 0
文件格式:zip-rar
文件大小:18.52MB
投稿:1010 进入
上传时间:2021/11/12 13:45:55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道路桥梁立交市政园林景观设计素材典尚整理 17【AECOM】2013门头沟国家步道规划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12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19 土人白河镇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文本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20 武汉东湖绿道系统规划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18 太湖县绿道总体规划报批稿2013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8《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编制及协调落实0831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16 【棕榈园林】2015郑东新区东风渠及熊耳河沿线绿道规划设计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9 西安古城墙旅游功能区自行车系统规划200909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2 杭州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汇报稿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7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交通系统规划研究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6 株洲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4 重庆山城步道系统规划与实践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下的黄山市公共交通规划策略研究 公共交通规划 运走廊公共交通设施配置规划问题探讨 公共交通规划 01 面向世界级慢行城市建设的中国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实践_简版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03 深圳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成果稿) 城市慢行系统自行车交通规划文本 运量公共交通线网规划方法 公共交通规划 性的全过程公共交通网络规划方法 公共交通规划 游公共交通体系规划 公共交通规划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