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全部素材 > 建筑方案设计

出版札记筑师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的设计作品在美国自成一格。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几乎没有装饰,但实际上却相当耐看,他是在追求一种空问体量与比例间的美、一种内在的不外加任何筑语汇装饰的美。他努力将筑物的里里外外,从其所处的环境,直至室内设计、家具布置,融成一体来考虑,并执著地贯穿于设计实践之中,这在当今的社会里实在是很难能可贵的。本书取名《锚》也正反映了他这方面的理念,他说是出自东方禅学的影响,这或许是他的作品在日本很快就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吧。在中国也已有一些文章介绍过他,但至今尚未有专门介绍他的作品的中译本问世。因此我们特向普林斯顿筑出版社(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获取了版权,并请符济湘先生译成中文,以飨中文读者。斯蒂芬·霍尔先生的文章,一如他的设计作品,看起来简单,然而常常选用一些具有多重含意的词汇,并似乎在追求一种简练,读来颇有点汉语文言文的味道,难以一下子就看得明白,要译得确切、通畅就更不容易了。幸件济湘避不袍爽文前诣额很深,面且本人还是能力很强西总筑师,我们在译者序中亦可以看出他对相关专亚见解的功力,因此才能把霍尔先生的原意信、达、雅地介绍给读者。常言道,一份好的译著同时也是一份新的创作,信然。为尽量呈现原书风貌,我们采用了与原书相同的版面尺寸与形式,但因原书选用的英文字体相当小,为了保证中文阅读的清晰度,常会遇到文字面积差异较多的情况,所以作了一些相应调整,包括附图位置的变动。此外还向普林斯顿筑出版社订购了原版附图的复制阴片,以确保印制品质。在本书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林斯顿筑出版社很好的配合。霍尔先生还专为本书写了中文版序。曾在霍尔先生事务所工作的李亮聪先生为译文做了全部校阅,并解答了一些有关设计当时情景的问题,使得作者的原意能够译释得更完整。吴威廉先生和吕宛君小姐为本书的封面及版面设计提供了很好的意见与议,在此一并致谢。筑与文化出版社戴吾奶于台北興尚览Z.ZC.NEI
《锚》中文版序Preface:Chinese Edition of Anchoring斯蒂芬·霍尔于纽约Steven HollNew York City1989年出版的《锚》记录了我们事务所自1975年到1988年的筑设计成果。根据每一独特的场地和场所而形成的筑主题,对于我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借助于确立场地的特定历史(它的土地、地点和区城)以及同功能的和社会的因素相结合,把筑与场地相锚结,从而提炼筑的内涵。我曾被邀到各式各样的地点进行项目设计工作,包括:福冈(Fukuoka)、东京(Tokyo)、赫尔辛基(Helsinki)、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苏黎世(Zurich)、慕尼黑(Munich)和阿姆斯特丹(Amsterdam)。这些经历使我更加坚信筑锚结于(或出自于)场地的历史。现在的筑师们此以前有更多环球旅行的经历,许多国家委托外国爽筑晒年无$的上设,尚若筑变得越来越同那当形成魏筑的局部与总体关系、形成筑的内涵与感知的基本原理相断离,《锚》阐释的这些基本哲理就相当于阐明一个相关的、具有内涵的筑概念。面临变化多端的土地、文化、气候以及它们的城乡环境等形成的挑战,对于如何能使筑锚结于场地而言仍然是一项新的任务。这里还涉及立现实当中日常现象的基本经验。当我们把普通的和特殊的事件环境以及经历等视为重点的时候,它们也能用以产生有内涵的筑。假使《锚》主张“普遍寓于特殊”,“绝对寓于相对”,那么另外一个更为普遍的论点已经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刊物确立起来。例如1994年同阿尔贝托·佩雷兹-戈麦兹(Alberto Perez-Gomez)和吉哈尼·帕拉斯玛(Juhani Pallasmaa)合作的《感知中的问题:筑现象学》(Questions of Perception: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便是。其中关于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第二章“筑锚结”,就同筑中日常经验的现象相联系。一个是扎根于场所或者出自于场所;另一个则是受感觉的、感性的、理性的以及情感的经验所启发。最近我因韩国的工作项目阅读了几部关于风水原理的书,并且研究了有关朝鲜泥土占卜(Geomancy)或者说是“Poongsu”等原理的资料。就不知下一个千年里的未来筑师们是否能以创造这些古代原理同样的智慧去迎接超现代技术(ultra modern興尚览ZI
迎接新的挑战(译序)》斯蒂芬·霍尔是美国当代非常有影响的筑师,蜚声国际。他的这部专辑《锚》(Anchoring)、从其中筑创作的时间看,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几乎跨越了20世纪后半叶的两个10年,时间恰恰是处在西方的工业化发展到达了新的转折点,人们的生产、物质与精神文明、社会进步、时空概念、哲学与美学观念等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新时期跃进。西方筑从希腊、罗马发展至今已有约3000年的历史。但宏观地说,3000年的大部分悠长岁月却是在奴隶时代、封时代的“沉睡”中度过。虽然那个时期留给后人的筑作品,如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欧洲中世纪的哥特教堂,文艺复兴时期的府邸、钟塔和广场等,无一不是表达当时的时代特色与作者匠心的文化瑰宝,光彩夺目,但就筑的发展及其社会的进化而言,同近两百余年,特别是近百年相比受的黄理是缓的布巍作品形配包容的廷会的通也不区后来那样复杂。工业化风暴掀起了欧洲的产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发明蒸汽机、纺纱机起,直到19世纪中叶,短短的百余年间竟把统治人类长达万年之久的农业文明基本摧毁。19世纪中叶,在产业革命的爆炸震撼当中欧洲工艺美术运动(The Arts and CraftsMovement)兴起,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1803一1865,英国筑师)的“水晶官”(Crystal Palace)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一1896,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与领导者、设计家)居住的“红屋”(Red House)率先出现,后来只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断突破便赢得了欧美筑空前的大转变: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像“包豪斯”(Bauhaus)教学体系与“包豪斯”新校舍、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Barcelona Pavilion)、“走向新筑”(Vers une Architecture)与萨伏伊别墅(VillaSavoye)、“有机筑”(Organic Architecture)、“草原风格”(Prairie Style)与“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等现代筑的理论和辉煌的创作典型,开始找到工业文明时代的筑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因种种领先科学技术的飞跃,促使興尚理览Z.ZC
欧美在二战结束的10年里迅速达到工业化的新顶峰。生产与生活结构变化了,空间需求与社会意识转变了,人们对二战前初步形成体系的现代筑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战后的20年间人才辈出,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特色创作了大批杰作,从功能上进一步解决筑环境的综合性、灵活性的同时,突破了先驱们在“返璞归真”道路上的单纯“净化”以及那种对于工业“美”或机器“美”的一味追求,他们在人环境的动态联系上,从历史的、人文的、地方的、民族的种种角度赋子筑与环境以个性,丰富和深化了筑与环境给予人们的精神享受与思想内涵。这个时期还大量出现了超高层筑与大跨度筑,把20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体系的现代筑推向黄金时代。20世纪的后30年,形势更加逼人,变化更为迅速。以1969年人类成功登月为标志,人类的科学进步已跃入探测木星的宇航轨道,电子技术的精细度已达到纳米级的水平,80年代的计算机运转度已达到每秒10亿次以上。这些数字表明西方的工业化已进入了新的转哲点:场新的信息革命即将到来。科学技术发展如此飞速:伴随着60年县后做关陆孩正现的经磊附涕与法绘问题,促使西方筑感潮义入干个大胆提出问题、勇于应战探索的动荡阶段。后现代主义诞生。他们以新的筑审美价值观提出重新评价现代西方社会各类景观中的世俗趣味,主张筑艺术上的兼收并蓄、雅俗咸宜,从筑的技巧、手法与形式等方面为现代筑的多样性打开新的局面。70年代欧美又兴起了“解构”思潮,进一步突破固有的筑思维模式。现在看来,在风起云涌的西方高度工业化社会中,不同思潮与流派的诞生和发展恰是历史的必然。实际上,正是在他们有时相互矛盾、有时相互补充的情况下,现代筑领域中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格局才得以形成。《锚》,斯蒂芬·霍尔的首部筑作品专辑,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它自然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但从创作角度去品察,霍尔的作品朴实无华,深入浅出而又耐人寻味。说他朴实无华,正好可以借用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的带路人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 de Velde,I863一1957,比利时画家、筑师、室内设计师)的几句话来形容这一特色,“产品(要)有合乎逻辑的结构,运用材料(要)大胆合理,加工方法(要)直截了当”(括号为译者加)。但更为重要的就像霍尔所说:“一幢有关物质和触觉的筑志在‘诗的展示'(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理缆素前网Z..WE1
1889一1976,德国哲学家))”,他认为,无意念的筑只不过仅为房屋而已。所以说“意念”或者“创意”是最为重要的了。中国有句话,“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意即贵在学者自求心悟、才能得其妙理。“学”如此,“创”更如此。霍尔的作品无论其规模如何,似都或多或少具有独特的创意,所以又说他的作品耐人寻味。然而霍尔更善于在展开严谨探索与巧妙构思的过程中,把握住全部因素的整体性,特别善于把“场地”与“房屋”两者融为一体,以整体去满足使用要求,从整体去表达创意的魅力。他说,“当筑作品成功地把房屋同场地融合于一处时,第三种情况就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外延与内涵相结合”,“一幢房屋有一个场地。在这个特定的所在,筑意向被集中起来。筑伊始,房屋同场地就已然相互依存…”。本专辑中意大利威尼斯“电影官”(Palazzo0 del Cinema)设计便是很好的例。它以“一艘装载电影时空的船”为主题构想,把现有的环礁同湖上方的影院群融为一体:粼粼碧波的系船坞又是影城的主要入,更增加系船之后迎着空中钢索沿自动扶梯腾升至上层厅堂跳望亚得里亚海(the Adriatic)并进入“电影世界”的空间变化思寓间其多多样的哲化同筑和电影底系(起影院群的结构物以扭曲变形和交织延伸的形态诠释着电影世界中对时问的压缩与伸展,它表达了时空动态的筑美。作者利用光照空间的多变以及由光线反射与光照的阴和影所造成的明暗虚实,把人们引入一个神奇幻境。霍尔不仅善于把场地与房屋融为一体,而且更特别注意从整体上发挥筑材料、光、影、色、尺度和比例的作用,以充分烘托主题效果。“泳池屋和雕刻工作室”(POoHouse and Sculpture Studio)便是这样的典型。它以追想I8世纪初乔治王(KingGeorge)转让产权,立石垣划定地界的历史作为基本构思,“墙内有墙”的院落、简单而有古风的房屋布局、光秃的筑立面、室内室外斑斓的色彩,从总体到细节勾画出一幅古趣盎然的图卷。霍尔的作品深入浅出。虽然蕴藏深奥,却又被其妙笔表现得浅显平易。“庭院增”(Courtyard Addition)就是一个在平易处见功夫的佳作。乍看上去,似乎无非新一排房屋,增设一段围墙,形成一个保护夏季藤荫的院落。实际上作者却着眼于“…加强城市构成、保护和提高现有的绿化,…去规划一个微观的城市单元,加强而又尊重这个小城镇的形态”,可谓用心良苦。另一深入浅出的上品,便是日本福興尚览Z.ZC.NEI
冈国际住宅展中霍尔设计的梳形集合住宅,本专辑中称作“空无空间/旋壁空问住宅”(Void Space/Hinged Space Housing)。巧妙地解决了单元内外空间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之外,居然在这座普通的城市公寓里,利用水面、阳光和小环境的处理,耕耘出一片供人沉思冥想的天地。可谓难得的精彩之作。设计运用传统语汇或者地方方言而能达到挥洒自如、毫无造作,这又是霍尔作品中另外一大特点。“望远镜住宅”(Telescope House)原本基于用地狭窄而又要求房屋既可分段异用又能逐段封闭这样的特点来构思的。这种情况下,把美国17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可分段造的“望远镜”传统住宅形式引入现代生活,显得十分自然合理。作者也说,“它(指该设计—译者注)对某些文化的发展是一种经过提炼的现代的解释”。《锚》中多数作品规模不大,比起一些庞然巨构似乎小如一芥。不过因其内涵丰厚却又容纳万千,故谨以禅宗语“芥纳须弥”奉赠霍尔先生。斯蒂芬·霍尔虽是美国筑师,但他的某些思想若用中国话来“归纳”,如五行相生相胜、有无、天人等,倒似乎颇配曾东学意味录殊中勇语体系的凄者去理解他的作品创意反而还是有利的。其实,在美学与哲学领域里有许许多多“超越文化”、“超越时空”的基本思想和规律,特别是那些从人体尺度以及人的七情六欲引发的美学哲学规律,古今传递,内外交流,人类假此相通,在“碰撞”中取得进步。从这个角度看,但愿《锚》的中译本问世后,人们能以它为“场地”,在“碰撞”中创作“新屋”。面临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人们设想21世纪发达国家,可能因先进的电子与计算机科学的推动而使生产方式从大规模转向非群体化,生产机构相应变小甚至转向家庭,市场缩微,中小城市增加,家庭与社会生活更加灵活多样,人的空间观念在改变,一系列问题如人分布、居住密度、家庭、交通、能源、环境、生态等,将会随之大大改观。如今,人们已经提出“人居环境设”、“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的筑”等新的概念。要求把筑与社会的发展当做整体来看待,把筑与城市相提并论,把筑的任务扩大到合理地规划城市化空间。要求“可持续发展的筑”把工作、居住、休息、交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等各个复杂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来。我们深信,经过二百余年工业文明洗礼的筑师有能力、有信心去面对为期不远興尚理明Z.
评星:
  • 0
  • 0

作品评论(0)

登录 后参与讨论
相关推荐:
本站所有资源由用户上传,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用;未经授权,禁止商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素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浏览:25 次数:0
下载:10.00 收藏:0
等级:
编号:230824 0
文件格式:pdf文本
文件大小:70.80MB
投稿:CAD 进入
上传时间:2023/12/20 20:53:07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可能在找这些:

网站首页 典尚平台 建筑素材 三维模型 室内装修 视频素材网 上传教程 帮助中心 热门搜索 版权申明 关于我们 联系典尚

Copyright © 2000-2020 www.jzsc.net.粤ICP备07047611号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609470690 客服电话:0755-83549300 深圳市典尚风设计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6典尚平台 JZSC.NET

网站推荐使用腾讯、Chrome浏览器浏览,不推荐360,很卡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908号

QQ咨询
推广分享
×
复制本页url网址

推广详情

如您已登录,分享网址将自动加载您的推广编号,您将获得2元/注册用户的奖励。

推广记录  积分记录

网站首页
回顶部